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怎么样?

钭薇蔚钭薇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局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学校,1963年归属中央气象局管理。1978年升格为气象学院(本科)。198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由中国 Meteorological 学院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行中国气象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2001年,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2003年,获批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单位,2010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获批建设“气象灾害预警防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同年获批气象装备与技术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2015年取得“气象”交叉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点。2016年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设立。2018年学校成为拥有8个学科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新增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的高校。

学校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余亩。学校下设16个学院(部),50个全日制本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生和本科生23000余人、成教生5270人。现有专任教师952人,其中正高138人,副高29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3人,后备带头人58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8人,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5人。外聘院士4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批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协同育人平台。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5 项(含国防工委一等奖1项)、三等奖15项。

学校坚持特色兴校,学科特色鲜明。形成了大气探测技术与气象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特色优势,在全国气象行业优势突出,有广泛的影响力。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实验)中心,1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四川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大气探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4项,科研到款连续过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哲学社会科学)奖19项,授权专利315项,出版学术专著232部,发表学术论文2746篇。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合作共建。与世界气象组织、亚太气象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防科工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等1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在四川省、成都市、阿坝州、广元市、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创建了地方研究院和多个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被教育部列入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国家汉办授予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设有“高校教师气象培训班”、“中国民航气象人员教育培训中心”。是中国气象人才培训中心基地。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为中心,立足四川,服务地方、面向全国,发挥在气象、民航、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有气象事业背景的省属大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