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小学怎么样?

裴煜裴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镇海,说起蛟川书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所创的“1+X”、“3+1”等教学新模式为镇海教育做了先行者。而它所创的蛟川小学则沿袭了蛟川书院的理念,成为镇海区教育的新秀,让“小蛟川”成为了家长们的“香饽饽”。

蛟川书院是镇海区创办最早、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所新式学校,1911年由黄宗襄先生在镇海口筹办。其宗旨为“中西交融,体脑并用”,推行新式教育,重视学生实践,主张学生“躬亲农事”、“从事劳作”。其学风朴实,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书院创办不久,名声就在镇海传开。

1914年,书院搬迁到招宝山蛟川镇,遂改现名为“蛟川书院”。1922年,时任院长的蒋梦熊在蛟川镇上建立了一座新式教学楼——“春晖堂”,还新建了理化实验室、图书室以及篮球场和足球场。1927年,校名正式定为“镇海县立蛟川中心小学”,同时招收女生。

1949年慈溪解放,蛟川书院停办。1950年,蛟川镇小学更名为镇海县蛟川小学。1983年,学校更名为宁波市蛟川中心小学。1996年,与蛟川中学合并。

作为曾经的“蛟川小学”,镇海实验学校小学部也深受书院文化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为缓解蛟川地区入学难问题,蛟川小学迁建工程正式启动,并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新的蛟川小学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学校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每班40名学生。

蛟川小学以文化立校,以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建设核心,以蛟川书院文化为内核,以传统文化与书院文化相融合的儒家文化为基础,弘扬“求真、崇善、达美”的人文精神,把“求真、崇善、达美”作为校训,作为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

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在蛟川小学的走廊、大厅或教室,经常能看到“蛟川”的历史;在学校的报告厅或者文化长廊,也能看到各种名人、文化、经典的故事,如《论语》、唐诗三百首等。这些名人、文化和经典故事都被刻在石碑上,让学生在学习、欣赏中了解文化、增长知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