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如何培养?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指不依赖理性和逻辑的分析,而由直接的感悟而作出的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后,马上就能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两直角边平方的一半。这一现象说明,小学生直觉思维非常活跃,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简单的推理都能很自如地运用。但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运用直觉思维时很容易出现不准确性和片面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要使其明确直觉思维的正确性和片面性、不准确的特征,使他们善于利用直觉思维,同时又避免直觉思维的片面性和不准确。
2、要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抽象思维是指思维能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作出概括,抽取出本质属性,抛开非本质属性,这是小学生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是初步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有计划的训练而发展起来的。如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数字语言、图形语言和数学术语以及公式和结论等,使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头脑中灵活的思维知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有一个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中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新颖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特别是能提出独特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教师提供的问题。如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并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