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阳澄小学怎么样?
一、昆山阳澄小学现状
现在的阳澄小学,教室宽敞,各项教学设备齐全,室外还铺设了塑胶跑道及乒乓球台,学校的绿化也都经过精心打造,整体环境和设施在市区小学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昆山市政府的规划,阳澄的住宅要造到镇北,为消除隐患,必须先拆后建,政府在选址建阳澄小学时,原址不变。从选址看,学校北面有高压线,又有铁路和垃圾处理场,周边环境不像村小那样安静,从心理学上考虑,可能会带来学习的阻力和影响。加上村小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人们不易忘记他,政府为了做到名正言顺,又将原来的市小更名为阳澄小学。于是成了昆山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升级版。
从5月17日上午市政府与教育局在阳澄小学周边勘察选址,到5月19日召开拆迁动员会让学校师生搬迁,时间之短、动作之快、准备之不足,实属出乎意料。整个筹备工作根本谈不上,甚至对学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这样做,谁来负责,谁去实施等政策都没谈起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怀疑政府的初衷和目的。
二、专家对“拆迁”行为的观点:
1、《物权法》专家岳义江
《物权法》专家、中国法学会物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岳义江指出:“拆学校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校财产受法律保护,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破坏学校房屋的
合理使用。学校对于自己的房屋,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处分包括对外出租,政府要租学校的房子,应当通过正常程序——申请、评审、签订租赁合同。在未签订租赁合同,未得到学校许可的情况下,政府没有权利私自强占学校房屋而应予补偿。
2、教育专家朱慕菊
教育专家、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全国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慕菊指出:“在当下中国,教育是最急需投人、最需要发展的事业。教育问题的根本不以政府、不以行政命令可以解决。发展教育是行政力不能为、政府不能为、权力不能为的事,只能靠社会、靠市场、靠教育内在的生长动力来推动。
3、教育专家朱永新
教育专家、全国教科规划办主任、全民阅读倡导者朱永新指出:“政府不应该直接干预教育。教育要交给市场、社会、学校。市场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坚实平台和沃土。学校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单位和细胞。只有把三个层面上的权力、资源、力量集合起来,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创新和深化改革。
三、学生的观点
5月11日,一位六年级学生给市长写了一封“告别信”,倾诉对他的恋恋不舍之情。在信中,他呼吁社会和政府,“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你们如果把我们升部门转移走,我们再也不愿意坐办公室了。我们在那里(现地址)过的很好,虽然有些同学家离得远一些,但是,路上可以欣赏风景,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在这里得到了更多的关爱,锻炼,让我们学习更认真,生活更精彩。我们不想离开这里!”这是一位12岁小朋友的真实想法,在他的心中,学校是天堂,教室是圣殿,课本是天使的翅膀。他热爱他的学校,珍惜他在此所受到的学习生活教育,以至于发出如果转移将“再也不愿意坐办公室”的感叹。
四、家长的声音
五、教师的声音
六、群众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