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总理去了哪?
今年,李克强总理走了4次海路。 这是继去年以后,总理再次选择乘坐船只考察。
3月20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后,总理乘船出发,开始海上之行。 这一次,他来到的是位于海南和湛江之间的雷州半岛西侧外海。
由于这一区域海水清澈,适合观赏海底景观,因此也有人称这里为“南海西大门”。
4月15日的下午,在视察完天津港后,总理乘车前往北塘渔港,然后登上渔船,开始了他的第二场海上之旅。 这次航行中,总理同渔民、渔民家属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现场解答了关于移民的问题。 在询问了渔民的生活状况后,总理说,我是渔民的儿子,要关心渔民的生活。当谈及近年来国家对海洋的保护与治理时,总理说,中国有广阔海域,我们要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体系。
6月11日上午,正在山东考察的李克强乘船抵达青岛黄海海岸,开启第三场海上之行。 黄海是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区域。此次海上之行,恰逢中日韩领导人在大阪举行会议前夕,也体现了中国积极发展周边外交的决心。 有媒体评价,从黄河入海口到青岛外海的这场海上考察,正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吃新鲜的蔬菜,也不要吃有毒的野菜!”在青岛的一个农贸市场,总理这样说。
8月9日,正在甘肃考察的李克强来到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登上一艘考察船,开始第四场海上之行。 这是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总理第二次赴青海、西藏、云南等地考察调研。
本次行程中,总理格外关心长江沿岸的发展情况,先后考察了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示馆以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对老工业基地鞍山,总理也特别牵挂,在鞍山钢铁集团,总理详细询问企业改革重组后的生产经营等情况。 在结束对辽宁的考察后,总理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安,就西部发展战略问题听取专家学者意见。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出海航线数量已经达到8500多班,同比增长7.8%;旅客吞吐量达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