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冲什么生肖?
“正月打春,二月清明”;“正月十二,玉堂开放"。 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都暗藏着很深的奥妙。 “正”指农历十二月,也指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等月份在农历中的称呼。但“正”字在腊月时一般不写作“孟春”“仲春”“季春”。如《晋书·宣帝纪论》:“正始之中,年方弱冠(二十岁)。”“正月”不写成“孟春”或“季春”。 “打春”的意思是用春牛鞭打立春。过去以“打春”作为春季开始的象征。现在则有固定的时间——每年2月4日或5日。 “二月清明”指公历3月5日到6日之间为春分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那么“正月十二,玉堂开放”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话里隐藏着两个重要的日子——“正月十二”和“玉堂开放”。而“玉堂开放”指的是元宵节。
为什么正月十五要过元宵节呢? 中国古代历法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节气,每个节气分别对应不同的花朵。其中立春有梅花、雨水有桃枝、惊蛰有杏花……而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节气叫做“灯节”。古人用放烟火,点花灯来迎接“灯节”。 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真正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就是春节之后第一个月圆夜。这个夜晚被称为上元,也叫元夕、元夜。
宋朝时期,元宵节变得极为兴盛。宋太祖曾下令“上元前后各一日,凡假三昼夜”,也就是说元宵节要放假三天!南宋文学家周密写了一本书叫《武林旧事》,记录了大宋的元宵盛况。书中提到北宋时,开封城里有许多专门卖汤圆的店铺:“油酥饼、麻饼、核桃糕、芙蓉糕、糖饼.....而汤圆则品样极多,数不尽。” 至于为什么要吃汤圆,因为汤圆又称为“团圆子”“福圆”,吃了它,全家人就能团团圆圆、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