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鼠是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这个成语中的“丑”字,在古时指牛和猪。“丑”也指代农人每年两季——春季和秋季,所从事的两大生产劳动活动——“耕种”与“收获” 。
因为“丑牛”象征牛农一年到头,辛勤耕耘(耕田);而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丑”还表示收获。 “丑”同时还是代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分别对应着,十二生肖中“子鼠”“午马”“酉鸡”“亥猪”四个属相。那么最后一个“冬至”节气,自然就是“子鼠”的日子了。
“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就对应着“丑牛”了。 为什么是“丑牛”而不是“寅虎”呢? 这里面其实有着深刻的道理,因为在古代人们的天文观象里,每当“小寒”的时候,正是“子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朔月”。此时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遮住了,呈现出“新月”或“暗月”的状态。而到了“大寒”,则是“丑月”的第一天,月亮逐渐由“晦”而“朔”。
以我国传统文化《周易》的理论来看待这个问题,“小寒”期间,正是农历十二月“丑月”的开始,“冬至”白昼最短的一天已过,所以,整个“丑月”也就象征着“阳生阴消”、万物未盛之时。 而“大寒”期间,正是“丑月”的末端。虽然白昼依然短,但是阳气已经逐渐旺盛起来。古人用五行来相配的话,此时的阴气最盛,但阳已微萌。所以,“大寒”节气对应的正好是生肖牛。 这不仅解释了为何“小寒”不是“寅虎”而是“丑牛”,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在“大寒”之后。因为“腊尽春回”,“大寒”过后,白昼一天天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