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喜神什么生肖?
“东南见喜神”指的是在农历的正月、四月和七月,由于节气的原因,这三个月份是适合嫁娶的好日子。 具体的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来看正月。正月是指从春节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这段时间,这一般被称为春节黄金周或阴历正月初一元旦开始至十五元宵节为止。在这段时间里,根据天文现象,月亮由亏到满,循环往复,直至元宵节夜晚达到最盛。 而古人观月是用来定时节的,所以每个月的中旬和月末,月亮的盈亏变化是很有规律的。
以月初为例,农历的月初叫做朔,就是初一新月不见,只有圆圈形的阴影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随着月亮的自转,月亮的圆弧逐渐向东移动,到了初三,月球的圆弧已经移过了东半球,初四的上午,月亮的阴影会完全进入西半球,这时就会出现“日月同辉”的自然奇观。
接着,月儿继续移动,到了初七、八,月亮的阴影部分再次进入到我国东部地区,于是人们可以在白天看到“日蚀”,也就是太阳被月亮的影子全部遮住了,时间大约一个多小时。 在古代没有钟表,更没有日历的情况下,“日食”作为观测风物和判断时序的重要依据而被广泛掌握。《礼记·月令》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晦,十二月之末;朔,正月之始;望,月中之时;玄月,季月之始。”
正月是一年的开端,是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是个适合办喜事的时间段。在民间有着“正月迎婿”、“正月嫁姑娘”等风俗。 接下来再看四月。四月是指立春到立夏这段期间,又称为孟夏。
根据节气变化,这个月份正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日子。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李秀卿义结韩仙舟》中提到: “今年春日,恰好在上巳之后,百花之前。” 所以在古时,四月也是一个适合办喜事的日子。在民间有着“四月八,嫁女儿”、“清明易节好逢双,娶亲嫁女不空房”等说法。 最后看七月。七月指小暑到大暑这段时间,又称作孟秋。
在农历七月,除了有“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气——立秋。立秋就意味着秋天来临,作物成熟,农民要抢收抢种。因此民间有“七月初,开烧车”、“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说。
而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往往也有七月结婚生子的描述。例如在元曲《荆钗记》中就写道: “自别家来,居止无定所,流寓到长江上,八月中秋时节。” 这里所说的“八月中秋”当然就是指农历七月了。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讲,正月是最为吉利的婚配月份之一,而四月和七月则排在其次。这是因为正月的节日多,如元宵节、正月十九日等,很多人家在正月里有拜年、祭祖等事情要忙活,因此把婚礼安排在正月比较困难。
四月的节日相对较少,且多是和农业相关的时节,如谷雨、清明节等等,安排婚礼没有什么禁忌。 七月相对较差的原因在于有“七夕”和“立秋”这两个特殊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