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碌碌是什么生肖?
余者,剩者也;碌碌,平庸也。连起来说,指的是那些能力平庸、无所作为的人。《晋书·宣帝纪论》中有这样一句评价司马懿的话:“懿之功业,非复汉世萧何之比,虽假令雍州刺史让侯,尚不为轻。况吾家世代受遗,德冠当朝,宜即时夺位,转授他人矣!”意思是说,司马懿的功绩已经超过了汉朝时期的丞相萧何,甚至都可以和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相提并论了(这里有些过分吹捧的意思)。既然这样杰出,那就更应该把权力交出来转给别人,免得引起怀疑。
这段话说得有理有据,让人难以反驳,于是乎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就顺势而为了“权臣之首”——晋国的司马氏从此一手遮天,统治魏晋两朝达数十年之久。然而,这种“权臣”的做法是违背传统儒家思想的。孔子就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后来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自己做了皇帝,却偏偏封他爹司马懿为“文帝”(“文”是谥号,死后才得),这显然是在打孔子的脸啊!果然,到了唐朝时期,人们给隋炀帝评谥号为“炀”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不应该用这么个坏字,建议用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宗”(这也是谥号)来代替——“炀”这个字太坏了,跟秦二世一样。结果这个好建议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并被采纳。看来,用现代观念来评判古代人物,是很不合适的。
回到正题。按照余子和碌碌的理解,应该是指那些没有作为,平淡庸碌之人。这些人在历史上往往没有什么影响,犹如被大浪淘尽的沙子,随风飘散的尘埃。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或许没有建树,但是他们的存在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就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正是这些底层人民的劳动和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让我们选一个代表的话,我认为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主人公“华小栓”。他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劳动人民,如同他卖的包子那样普通,但是他却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诫后人:革命者虽然死了,但革命精神不能死!被帝国主义的枪弹击倒的英雄,他的鲜血没有白流——后人的觉悟随着先烈的血迹逐渐提高,从华小栓们身上可以看到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