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是什么生肖?

卢莫熙卢莫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天相”是中国古代星象学家对“文曲星”的称呼,也作“文昌”、“文昌星”、“文曲”等称。它是“北斗七星”的前三颗星——天枢、天璇、天玑的总称。古人将它与上天相连,认为它是天上“官位”的象征。 《晋书·天文志》中说它“在斗魁之前,故曰文昌宫。一曰三台。”这里提到的“斗魁”就是“北斗魁星”中那七颗恒星之首——“天枢”;所说的“三台”即是由“斗魁”和“勾陈”组成的“三台”(又称 “三台星”),这里的“一曰三台”就是说,在“三台星”里又有三个星级,它们分别是:

1.天权,又名“上台星”;

2.玉衡,又名“中台星”;

3.开阳,又名“下台星”。 这三颗星各有职责,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给它们分别取了外号,叫它们是“文昌帝君”“司命帝君”“司禄帝君”——

①文昌帝君主管人类的文化教育,因此它也被称作“文曲星”或“文星”;

②司命帝君主要负责人类的生命信息,所以它又叫“司算星”;

③司禄帝君主要掌管人类的禄命,故又称“禄堂星”。 后来,人们在《史记·天官书》中找到这样一段话:“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宫。”并据此画出了一张象征“文昌宫”的图形。以后,历代的星图、图书文献大多沿用了这个形象。直到清末,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 A. P. Martin)编著的《华英字典》出版,才给出了一个不同的图片一一将“文昌宫”绘成由六颗星组成的圆形图案。他说这六颗星是北斗七星中的“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六颗星。

那么,他是怎么知道中国古书上没有记载的这些星星呢?! 其实,这六个外国人的名字并不新鲜,因为它们都是唐朝时传入中国的希腊星官。在唐朝时,西方的天文学已经比中国古代天文学更为发达,因此有些外国人来中国传授西方天文学的知识就必须借助这些西方名称。比如,他们传播的新历法就需要用新的恒星位置来取代旧的位置,为此需要借用一些新的名称,而这一借就借了很久。到了明朝后期,欧洲人开始使用“南天十六星”的概念来指代过去西方使用的“南三宿”和“南七宿”,这种新的用法也逐渐被引入了中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