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跟哪个生肖相似?

戎一晨戎一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是百姓、民众的意思。 十二生肖中,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这对应的是十二个月。而民,在中国古代的计时法中,是以夜晚为单位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小时为一个时辰,这样一天就是二十四个时辰,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配。 所以,中国古人把每一天分作十六等份,每一等份代表一个小时,子时夜半、丑时鸡鸣、寅时平阳、卯时日出、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昳、申时晡时、酉时日入、戌时日落、亥时人定——用现代的话来说,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属子时,一点到三点属丑时,三点到五点属寅时……

那么,“民”到底对应的是什么时候呢?答案是酉时。 因为酉时临近黄昏,古时候的人们又常常把黄昏比作傍晚,所以“日落而息”中的这个“夕”字,就代表了酉时。《礼记·月令》中说“士盥于盆,庶人之盥于盘。秋暮气肃,其水清厉。”(君子在盆里洗手,普通人则在碗里洗手。到了秋天天气凉爽,水变得清澈锋利),这里的“盆”“盘”指的就是不同身份的“民”所用的器具。 也就是说,在古代的计时方法中,民代表酉时,属于傍晚的时候。

为什么是傍晚而不是正午或清晨呢?这得归结于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是东径90度到120度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是一个被高山大海包围的国度。所以,古代没有钟表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根据太阳来估计时间——“日中而市”是指中午交易,“昃(zè)而宴客”是指下午招待客人,“平旦启行”是指清早出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