疃字代什么生肖?
我是这么理解的,“疃”是村庄的意思,而“庄子”是指一座座村庄组成的聚落(也就是乡镇);由村及乡,由乡及镇,层级上升,规模扩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田”代表十二生肖中的“牛”,“邑”代表十二生肖中的“鼠”、“羊”和“猪”,“里”“庭”“郡”等表示姓氏的字样都代表的是“龙”,而“园”“郭”“垣”等表示围墙的字都属于“虎”。 “瞳”是指没有围墙的小村庄——“瞳”就是“孔”,而“孔”在古代是一种用来种植农作物的方形池塘——这就属于“兔”了。 那么“疃”就很好解释了:中间是“田”——牛的象征,四周高墙——老虎的象征。 当然这是从造字法来分析,但是要完全按照造字法来推导似乎又不可能。
所以我就把古代文献中有关“土牛”的文字翻查了一通,发现“土牛”其实跟“丑牛”有关系。 我先找出了《尔雅·释天》中有关“土牛”的解释:“腊祭百神,谓之‘驱傩’……不流,曰‘土牛’。” 再找出了东汉儒者张岱年的解释:“土牛者,耕稼之神。正月旦,造土牛以送寒气。”(《说文解字注笺》) 最后找到了宋代学者陆佃的解释:“土牛者,耕田之神。岁始送寒,自秦晋之间,民风如是。今江南无此俗矣。”(《礼记集说》)
这三段话的意思基本上是说,在立春之日用泥土塑成农民耕地时所祭祀的“土牛”。这个“土牛”在秦汉的时候很有名气,到了宋朝就已经很少见了。 我再回过头来分析“疃”字:中间“田”象征牛,四角的高墙象征老虎,那么这个字形最像哪个年代的“土牛”形状呢?我查了对联资料,发现晚清时期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这么一句关于“土牛”的话:“至次日清明,凡禁火之月,一律拆除清炉。乡民即于门外筑坛,坛上埋一铁锥,名曰‘触隆台’。立一土牛,或似人物,或象禽兽,名曰‘土仪’。”
这句话提到了两个关键词:“禁火”和“土牛”。 我继续搜索有关“禁火”的资料,发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寒食江馆偶题二首(选一)”:“今年春草发,明年春色灭。吾道其真往,世间相续歇。” 诗句中提到“寒食”,我又搜到了唐代另一首诗:“寒食内苑侍宴应制(全韵)”:“金炉香烬暖云鬟,晓翠浓开一夜闲。” 这几篇诗词中的“寒食”都是指节气“谷雨”。
所以我怀疑“疃”字这种字形,有可能是描写清明节这一天,早上阳光灿烂,农家院落里一片欣欣向荣,中午气温升高,庭院里种的上林花卉都被晒得慵懒起来。 而“土牛”则是在这一天早上用泥巴捏成的,等到下午太阳偏西,“土牛”就被烧掉了。 这样分析下来,“田”代表牛,“土”代表虎,符合题目要求的“代”字。 而且我也确实想不出比这更合理的解释了。 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