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字念什么生肖?
“贿赂”的“贿”字,念“huì”,这个字跟十二生肖中的某个属相相关联。 在古代,人们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个地支相配,以每三种动物组成一个组合,共分六组,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就是“十二生肖”。 “贿赂”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它指的是“用金钱、礼物等向别人送财物,也指这种行为”;而在古代汉语中,它的含义则较为丰富且有趣。 首先,“贿赂”指“给予财物而使他人向自己行贿的人”,即主动赠送财物给别人的一方,这种人的古汉语名称叫做“赇”。《礼记·月令》中有言:“命有司省敛,毋有所漏。”郑玄注引汉王充语曰:“敛,谓禄位之收聚也。”也就是说,在农历十二月里,官府要查禁贪污行为,把先前多发的俸禄和职位收回。
“贿赂”还有另一个含义——“被赐予财物而收下的人”,即被动接受他人馈赠的一方,这种人被称为“遗”。《战国策·齐策一》中记载了齐国使者与宋国权臣门客的一段对话:“夫昭奚恤,楚之良臣也,主岂有辱焉?”就是说,昭奚恤是楚国的一个大功臣,君王怎么会辱没他呢?这里的“辱”就是“给予坏名声”的意思,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诬蔑”。“羞辱”就是指“给人家带来麻烦或屈辱”。
不过,这种“被人赠予而收下”的情形多半是有求于人时,所以这时的“受”带有“接受请求”的含义。《礼记·檀弓下》中说:“夫子为卫君乎?”意思是说孔子替卫国君主办事吗?孔子的学生子夏就曾指责老师帮卫出公做事:“夫子卫之大夫,而承蒙赐爵,敢问命(命令)耶?”意思是,您是卫国的大夫,却接受了封爵,请问这是国君您的意思吗? 古代的“赂”与“受”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两者都可以表示“给人财物”之意——赠与方叫“赂”,接受方称“受”。不同的是,“俘”所表示的行为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即“俘虏”别人所缴获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