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鸡冲什么生肖?
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喜欢用干支来记述时间,一个甲子60年,2个甲子就是120年。120年的循环往复,被古人用“十二地支”记录在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地支对应一年。 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是“季末月”,农历十一月叫“子月”,十二月叫“丑月”……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而“十二地支”中,与“寅”相连的便是“卯”,所以有“寅卯辰”一说;“子”与“丑”相连便是“亥丑寅”。我们常说的“寅卯辰”实际上就是指“寅”月和“卯”月以及“辰”月这三个月。 而“子午卯酉”则是指一天中的四个时辰——“午”代表中午、“卯”代表清晨、“酉”代表傍晚、“子”代表夜半。
通过以上组合,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的“寅卯辰”和“子午卯酉”都是指一段时间或时刻。而农历正月正是“寅卯辰”的开始,农历八月正是“子午卯酉”的开启……将农历正月称之为“寅月”,将农历八月称之为“酉月”,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我们要把“正月初一”这一天命名为春节呢?难道是因为这一天的月亮最圆(农历十四的月亮是最圆的)吗?
事实上,“月之圆缺”和“日之上下”都是有固定轨迹的,古人发现了这个规律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之后,便有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由15个干支组成,每个干支表示月份中有15天左右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立春”,还有一个“大寒”。前者意味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后者意味着天寒地冻、万物沉寂。在古人看来,这两个节气的交替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就把它们连在一起作为春节庆祝——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的,腊月二十一到大年初一这一段时间被称为春节,也就是“立春”到“大寒”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