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属什么生肖?
“太公”一般指姜子牙,那姜子牙是什么属相呢? 姜子牙出生年份不一样,所以对应的生肖也不一样。 如果按他出生的公元前1156年算的话,他是属蛇的。因为公元前1156年属于己巳蛇年。 再往前推13个农历年,也就是他在40岁之前话,那么他就应该属鸡,因为他的生日是公历12月23日,此时已经冬至,太阳由北及南移动,距离冬至最近的一个节气为小雪(阳历11月22日),所以应该是鸡年。
如果在前推27个农历年,即他在30岁前的话,那么就属羊。因为他生于立冬之后大雪之前,属于丁未羊年。 但以上都是基于中国农历计算的,而“太公”显然不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因此这个问题可能还要分两头看,一头看姜子牙本人,另一头看他所代表的神——太公望。
首先来看姜子牙本身。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记载了姜子牙出生的年月日时,虽然这段记载被汉书认作是“世传”(即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但很明显是有问题的,因为司马迁时间离姜子牙的时代很近,且又是史学大家,不会拿这么重要的信息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所以姜子牙准确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前1156年。 按农历来算,他出生的这一年是辛卯兔年。所以他属兔无疑。
再看太公望。《史记·周本纪》里记载了周文王对太公望的称呼“吾太公望矣!”这似乎说明太公望这个名字是一个尊称,类似于“老爷爷”“老爷子”之类,表示对某位老人非常尊敬,而不一定是指这位老人的姓氏。所以从名字的角度来讲,太公姓什么并不是个问题(毕竟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姓往往只是同宗共祖的男系的称号,女性往往没有姓)。 当然,从姓名学的角度来讲,太公肯定是个尊称,不是他的真实姓名。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问题是他这个尊称到底来源于何处? 我们前面说了,姜子牙的名字并不表示他就是一个姓姜的人。同样的道理,太公也不是一个姓太的人。否则周武王怎么会说“余一人有罪,无以尔家属何罪,而焚死乎?” 这就说明太公是一个尊称,它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身份——“诸侯方伯”。“方伯”的意思就是“一方之伯”,也就是天下之大,最有智慧,最大最长者之称。 这种称谓很有可能就是从商周时期对年老男子的尊称“父乙”演变而来的。
“父乙”两个字金文这样写: 而“伐父”两个字金文这样写: “伐父”在甲骨文中表音为fa'xu,其中fu表示的是声母v,a表示的是元音āi,x表示的是辅音š。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伐父”和“父乙”的区别只在于首字的声调,一个为平声,一个为仄声。而在殷墟卜辞中,两字出现的地方大多数情况都为连词,意思一致,并且都写作“伐父”。可见在古代汉语中,“伐”和“父”是同一组字,发音极有可能是相同的。 所以太公望有可能是一个尊称,它的真正含义可能是“一方之王/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