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是什么生肖?
“洎”这个字通假“及”,在古代是“及”的本字。现在指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古代的意思主要是由上到下、从外部到内部、从无到有等意思(多和人力无关)。 “洎”出现的地方,其含义多半表示“到达”某一位置或阶段。所以,“洎”就是“及”。如:
1.《礼记·曲礼下》:“先生不迎,礼弗及也。”
2.《楚辞·离骚》:“羌灵魂之怫郁兮,宁溘死而流亡。” 王逸注:“拂郁,不行也。言吾魂气愤恚而不行。”
3.唐·韩愈《原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宋·朱熹注:“恐天子之法至其地而不得及乎其间也。”
4.南朝·梁简文帝《安处尊》:“念彼冠缨,延伫逾时;载披绣闼,空有归期。”
5.宋·苏辙《除夜家宴赠张景宣》诗:“今年正正月,已见二月春。” “洎”也有一个别称——“至”。
6.《周礼·典命》“诸侯贡士于天子曰致。” 郑玄注:“致者,至之意……名‘致’者,言至其邦国。”
7.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8.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9.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妾以君之门第,岂宜久困草野,故冒罪言于父母。” 以上几例中,第一例的“洎”指到了某一阶段,第二例的“洎”指到了某一地方,第三至五例的“洎”都是指来到了、进了某个屋子里。第六例的“致”也是指来到。第七例中的“至”指到来,第八例的“至”也是指达到。第九例中两个“至”都指到达。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古人所说的“洎”或“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空间范围来到某一点或进入某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