圻代表什么生肖?
“圻”字在古文中通“垠”,指边、界的意思;也可以通“棋”,指棋盘。但这两个字都不指代某一个具体的动物。 十二生肖中有一个“寅虎”。但是查《康熙字典》,“寅”并无“虎”意。所谓“寅虎”其实是指“艮虎”或“寅山虎”,即属虎的人出生在农历的正月。(注:中国农历以冬至为“立冬节”开始,以惊蛰为“立春”结束;西方公历则是以元旦和圣诞节划分年度) “辰龙”也好理解——生肖龙的人出生在农历二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至于“寅山虎”还是“申猴”,那是另一个问题…… 古人造字是十分严谨的。一个字的字形不同,意思往往差之万里。同一个字形,可能表示几个不同的意思。比如“高”字,有“gāo”(音同“糕”)有“gào”(音同“靠”)还有“ɡāo”(音同“勾”);再比如“上”字,有“shànɡ”(音同“象”)有“shǎnɡ”(音同“赏”)也有“shàng”(音同“赏”)…… 古人说某人生肖属相是什么,其实是说他的出生年、月、日、时中所含地支是属什么的。如“鼠年生人”“牛年生人”……等等。其中地支所对应现代公历日期如下: 子(鼠):12月23日至1月19日 丑(牛):1月20日至2月18日 寅(虎):2月19日至3月21日 卯(兔):3月22日至4月19日 辰(龙):4月20日至5月20日 巳(蛇):5月21日至6月21日 午(马):6月22日至7月22日 未(羊):7月23日至8月11日 申(猴):8月12日至9月10日 酉(鸡):9月11日至10月9日 戌(狗):10月10日至11月7日 亥(猪):11月8日至12月7日 以上只是列出干支与今公历日的对应关系。而十二生肖中的属相,实际应指古代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份。
子月(鼠):公历12月至次年1月 丑月(牛):公历2月 寅月(虎):公历3月 卯月(兔):公历4月 辰月(龙):公历5月 巳月(蛇):公历6月 未月(羊):公历7月 申月(猴):公历8月 酉月(鸡):公历9月 戌月(狗):公历10月 亥月(猪):公历11月 子月(鼠):公历12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很多人用“生肖”指代“属相”——即按照干支计算自己所属年份,这种叫法是不正确的。真正的“生肖”指的是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