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生肖是什么?
当然是猪,除了吃就是睡,连玩都不会。 猪,作为十二生肖的最后一个,也是被大众认为最没用的一个。 古人将动物分成兽、禽、鳞、介四大类,而猪的归属却是没有划分清楚,所以属于“混”的一类,称之为豕。 《礼记·曲礼上》载:“禽兽六:麋鹿、麕(jūn)、麞(zhāng)、野猪、狼、狐狸,谓之六兽。”可见在周代,猪是与狼、狐狸一类,被归为凶恶的杂食性野兽。《礼记·檀弓下》还提到一种叫彘(zhì)的动物比猪大,《方言》中则说:“江准之间,凡食物饱暖之称‘猪’也。”由此看来,猪在古代是一种外貌像家猪但个头较小、性格比较凶暴的野生动物,类似如今非洲野狗的模样。
到了汉代,人们发现猪跟人类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再像凶狠的野兽已经不现实了;于是,猪的形象开始变得温和起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猪,豕也。”同时,许慎引《春秋传》曰:“豕丑而黑。”汉代的猪已经是黑色而且长相滑稽的可笑家畜了。晋代崔豹《古今注》也说:“猪肉之美者,隽永肥鲜,名曰五花肉。”“色如漆,肉白似雪。”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很多寺院都有养猪的传统,用来供僧侣食用。由于僧人不吃荤,只吃素,所以他们养的猪都是草食性的,被称为“清炖猪”或“素菜猪”。这种猪长得慢,肉质也比较粗糙。到了唐代,人们已经用腌渍法(即现在的酱猪肉)制作风味特殊的酱猪蹄和酱猪耳。宋元以后,更出现了用卤煮方法做的猪下货,比如卤猪头、卤猪蹄等,让人馋涎欲滴。 进入近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对猪肉的喜爱依然没有改变。不过这时人们已经不再单纯地享受猪肉的味道,而是追求营养和养生。那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渐渐被纯瘦肉所代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多吃肥肉来获取人体所需的脂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