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根据农历吗?
对,都是按农历算的 例如:子鼠(农历十二月)丑牛(正月)…… 辰龙(三月)巳蛇(四月)午马(五月)未羊(六月)…… 申猴(八月)酉鸡(九月)戌狗(十月)亥猪(十一月)子鼠(十二月)
那为什么不用公历呢? 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进步比较快,很早就能准确推算节气。用农历计算属相方便又准确。而西方人的公历则完全靠二十四节气来推算,一年365.2425日,每10年就有大概1.78日的误差,到第四十年时,阳历与阴历的差距就会达到一天,之后年份差距越来越大直至闰月出现纠正偏差。所以西方人用公历推算自己的生日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了,如果遇上闰年还要重新推算。很不方便,也不精准。(注:现在通用的公历已进行改动,每隔四年有一个闰年) 而我们中国使用的农历,是按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年法综合推算的,比西方人只用二十四节气来的更加细致、准确。所以我们过农历生日要比过了阳历生日更靠谱一些。
十二生肖与中国农历的十二地支,有着一字对一属的对应关系,十二地支则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重合,相互对应,是古代中国历法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十二生肖是包含于传统历法体系中的一部分。
虽然中国农历,又称夏历、阴阳历,是采用观察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而制定出的一种历法,它在一定程度上与月球实际运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十二生肖并非直接依据月球这种实际运动的观测结果而得出。
我们知道,中国古人对于月亮阴晴圆缺的实际变化规律的观察结果,就是发现了月亮这种实际运动是有周期性的。随着观察和思考的不断深入,他们又发现: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也是改变的,而且改变的速度比较快。将太阳附近的星座,分为二十八组,环绕成圆周,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正好在南方的位置,故称'南方朱鸟'。再将二十八宿按照位置不同,分为四个区域,各包含七宿,称为'四象'。又将四象与当时的四季结合起来,在四象与四季之间建立起联系。
在四象、二十八宿建立后,人们发现,四个区域内行星的位置和月亮所在位置是在不断改变的。月亮的这种实际运动,人们将它称为'近道'的运动,实际上这便是月亮围绕太阳的公运。又将月亮在'近道'上所经过的区域,称为黄道。而月亮在黄道上的运行是'东西不定'的,所以把它称为'乱道'。而古人将'乱道'与'近道'之间的夹角定为23度50分。
后来,古人又将'近道'分为12等分,每份为30度,与12次对应。将'五星'所经过的范围也扩大为12等分。又将'近道'和'乱道'划分为12个等份,与十二辰相配。十二辰表示十二段时间。十二个等份与十二辰对应。二十八宿成为固定的坐标系,将它们按四个区域对应地与十二辰相配,则出现四组数据。这种数据体系,便是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的实用工具----星占图,即古人所谓的分野。
在十二辰与二十八宿建立对应关系以后,二十八宿与当时的十二州(后为十二国)、十二月等也依次建立了相应的对应关系。二十八宿是十二辰的具体化体现,这种体现是与当时的地方行政单位相联系的,二十八宿表示的12个天区,与十二辰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当十二生肖取代十二辰以后,由十二辰衍生出来的与二十八宿及其他诸种的对应关系,便全部转化成为十二属相的对应关系。在星占学中,十二生肖与二十八宿、十二国、十二州、十二月、十二脏、十二节气、十二月建以及十二种事态等全部建立了相应的对应关系,二十八宿中所包含的具体的星官,也与十二个地支所包含的具体的属相也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