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什么生肖?
“寅申巳亥本太阳,运行几转周天方; 卦中甲子周六十,阴阳顺逆自相当” 这是《渊海子平》里关于十二宫的歌诀之一,解释的是时辰地支在算命中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时辰地支呢? 时辰就是古代根据太阳出没的时间划分制定的八个时间范围,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也就是24小时被分成八等份,每份三个时辰,分别对应着古代的八大天干。 而地支则是由古代的二十八星宿所对应的位置而得来的,古人把黄道附近划分为二十八组,每组七个星宿,其中每组的第一个星宿即“斗柄”所指的星被称为“阳星”,第二个星称为“阴星”,第三个称为“阳阳星”第四个星为“阴阴星”如此分类是为了区分昼夜交替时间用的,因为夜晚的时间是固定的,白天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所以晚上用阳星的七种位置来标记时间,白天则用阴星的位置变化来标记时间的流逝。
现在来看这八个字“寅申巳亥本太阳,运行几度周天方;卦中甲子周六十,阴阳顺逆可相当”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这句话的前面两句说各个时辰是由寅、申、巳、亥四个地支开始的,就好像太阳从东往西运行经过这几个字的地方一样。后面两句是说每一个时辰都包含60个分钟,也就是每一个分钟都有六十个甲子的循环,其中前面二十分钟属于少阳(上午),而后四十分钟属于少阴(下午),最后十分钟属于阴阳消长过渡的阶段。
那么知道了时辰的重要性,再来理解这句“子时一阳升,丑时一阴生”就不难啦! 首先我们知道一天中子时是最早的一个时辰,也就是今天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子时的东方天际,此时太阳位于东方地平线附近,然后缓缓向西移动,而在子时之后的丑时,太阳位于南边离中天还有一段距离。
在古六书中,“旦昏”代表的就是早晨和黄昏,其实指的就是“子午”两个时辰,而“卯酉”是两个对应“阴阳”的时辰,所以有“日出卯见月出酉”的说法,以此推之,早上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刻就应该是在子时的“一阳升”之时。 “一阴生”的“一”指的是什么东西呢?指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圈,按照古人的计时方法,一个时辰其实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那么这里面就有六个十个,也就是六次循环,而每次循环的开始就在子时,此时一阳升,所以在子时的后半段也就是“一阴生”的阶段了,而这个阶段正好是现在一天的凌晨五点整至七点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