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生肖是哪几个生肖?
“冬”在二十四节气中是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历年中的末月,所以称为腊月、季冬;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过了立春便是“东风解冻”,天气逐渐转暖,而到了“冬至”时虽然阳光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但是“夏至”后白昼才会出现“一日长似一日”的迹象。那么,“冬至”节气有哪些特点呢?
一、阴盛阳微 《黄帝内经》中讲“冬至”“太阳达一阳,阴盛极也。”——此时,虽然阳光照射时间一天天增加,但阴气仍然非常猖獗。所以,古人用“一阳初动,万象更新”来形容冬至阳气初生的微渺与艰难。
二、数九寒天 从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每九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其中,最著名的诗句莫过于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夜来城上有轻雪,树杪既结兮为冰。”以及宋朝苏轼的“蜡象冰龙尾,翩翩飞袖舞。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三、冷在三九 “冬至”后的第三十九天也就是“三九”交节之时,这时我国大部地区已经能够感受到天地之间阳气的缓慢增长,但温度仍然很低,有一句谚语形容这个时期的天气特征——“三九寒冷全天雪,四九冰封河流开。” ——这里要特别提到云南等地,由于海拔高、地形封闭,这些地区的“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四、万物不容 “冬至”前后,虽阳微阴盛,但自然界的植物都保持着一种内敛的姿态,正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描写“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簑归。”——此时的梅花却独自舒展笑颜,自古也有“梅香傲骨知寒早”的诗句流传。
五、旱涝无常 冬至以后,虽然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但气温却仍持续走低,土壤冻结,河道冰封,即使雨水也没有着落,所以有“冬至无雨一春干”的说法,但如果“冬至”下雨,是否就意味着“春雨贵如油”呢?其实也不尽然,如果是在中国北方,这种情况倒是经常遇到,然而南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冬至”后天气往往迅速回温,有时甚至会出现“灼灼桃夭锦缎稠”的美景,不过这种回暖是短暂的,冷空气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