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8年属什么生肖?
公元1768年,农历戊申猴年,属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平凡之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有: 乾隆帝东巡祭祖、福康安攻台、清军攻击伊犁、噶尔丹策凌去世等。 这一年的春节是2月5日,大年初一的当天,乾隆皇帝在热河宫内祭神,之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东巡。这次东巡的目的主要是祭拜奉天(沈阳)的祖庙,同时巡视盛京(沈阳)及附近地方。
从3月开始,乾隆开始攻打台湾。当时台湾府处于明太祖封给朱亮祖的后代、国姓爷郑成功的家族统治之下。为了对付盘踞在台湾的“叛逆”势力,清廷调动了水师和福建全省的兵力,由福州将军马宁远率领,从海上进攻台湾。而原驻防辽东的满兵精锐也奉调南下,配合水师作战。
此时坐镇台湾的是郑家第三代领导人,郑经的儿子郑克塽。这位青年才俊在荷兰人的帮助下训练新式军队,扩建舰队,打算把入侵的满贼驱逐出台湾海峡。 但实力上的差距让郑氏家族无法与强大的清军相抗衡。在东南沿海的决战中,郑氏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则被分割包围,损失惨重。面对清军的铁桶合围,郑克塽无奈投降。
此一战,清廷基本消灭了郑家的势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不过也有例外——郑家的残余势力占据了吕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地区,建立起了东南亚最大的华人殖民地,延续了中国在当地的文化传统。直到两百多年以后,即1901年才归属西班牙统治者。 而后金国第一猛将袁崇焕曾言:“可战之敌,吾善养之;不可战之敌,吾善诱之。”用来形容乾隆皇帝的谋略,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他用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态度来看待西突厥的分裂,始终坚信“以夷制夷”的策略能够成功。他一面命四藩王出兵,胁迫大小和卓返回新疆,一面派遣副都统班第前往吐鲁番,招降纳什拉特穆尔(即小和卓)。
当小和卓闻讯后欣然来归时,班第早已严阵以待。待其进入埋伏圈后,清军突然发起攻击,大破和卓部众,斩首一百余级,俘虏二百人。 虽然乾隆自诩“十全武功”,但这一次军事行动其实充满了冒险因素。因为四藩王所率清军刚刚平定了准格尔部,正是士气旺盛之际,如果强行派遣他们远征天山南北路,极有可能与大小和卓达成停战协议。届时再图平定准格尔,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因此可以说,没有班第独自承担的风险,就没有后来清廷对新疆的彻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