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什么生肖的命好?
其实十二生肖当中,每一个属相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吉利和不吉利的方面。所以不能单纯的说哪一个属相好或者不好! 比如属鼠的人有精明能干、机智灵活的优点,也有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的缺陷;属牛的人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特点,也有固执己见、缺乏通融的弊端…… 所以我们常说一句话来劝告别人不要以偏概全:“别拿你的收入跟别人的财产比,别拿你的优点跟别人的缺点比。”
然而人们总是乐于拿自己的优点去对比别人的缺点——我赚钱没你多,但是我家孩子比你家孩子聪明;我这个职位没有你高,但是我在家里的地位比你好等等…… 所以我们要想命运更好一些,就要学会扬长避短,想办法把我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规避缺点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比如说属鼠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反应灵敏,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利用这个优势和长处去学习、工作或从事商业活动;如果属鼠人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怕事,那么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就要少去涉入危险之地,安安稳稳过日子。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变命运,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未来。
中国人习惯把生肖比作吉祥物。它从上古而来,历经五千年不曾中断。它是华夏民族独有的生肖纪年法,融合了天文学与哲学,承载了古老的东方智慧,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其影响不亚于饮食、中医、武术、京剧、陶瓷、丝绸、国画、书法、太极拳等,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肖文化从东方传播到日本、越南、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其他地方。
传统生肖学对十二生肖均有品论,但标准不一。比如,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禽类·十二肖相所自》中说:“鼠,暗中害人;牛,负重;虎,威猛;兔,疑怪;龙,飞腾;蛇,屈曲;马,劳苦;羊,柔顺;猴,跳梁;鸡,好斗;狗,献媚;猪,贪食淫脏。此十二者皆取其象也。”
郎瑛的品论,显然具有封建时代伦理色彩,带有极强的贬低和蔑视心态。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在《坚瓠集·己集·十二肖》中也从十二肖之形象来论:鼠“隐伏”,牛“重厚”,虎“威猛”,兔“静好”,龙“变易”,蛇“奸诡”,马“矫骏”,羊“和顺”,猴“机灵”,鸡“武勇”,狗“从顺”,猪“钝浊”。
而清代文人王之春写的《疑雨集·十二生肖谱》则从阴阳五行、天地日月等哲学思想上来探究十二生肖的品性神貌,用十二律吕来解说十二生肖:“子肖鼠者,阴中之阴也,幽潜也,机警也,奸雄也;丑肖牛者,艮东北之卦也,坤土所纳也,牛乃土中之物……”
而十二生肖的品论更流行的说法是“第一鼠,第二龙,第三猪,第四狗”。
第一鼠。鼠在中国生肖中位居第一,有“鼠年走好”,万事如意的说法。《增广贤文》中有“莫笑别人指路错,笑人指错人也错,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之语,这里说的“寅”,指的就是子鼠,其意为“万事从子鼠开始”。鼠虽为地上最不起眼的小生命,但在十二肖中却独占鳌头,被排在首位,且《增广贤文》如此推崇,这里面的奥妙着实令人寻味。
相传,当年玉皇大帝以论资排辈决定十二生肖时,猪是最后一个赶到,却大着嗓门说:“我是天蓬大元帅,玉帝赐封掌管十万水兵,功劳高、地位显,应排名第一”,把玉皇大帝气得脸红脖子粗。这时鼠上前献媚说:“此话不假,我原是天宫掌茶侍者,因犯了天规遭贬下界,对此深有体验。”玉皇大帝是个知错就改的神仙,便顺水推舟说:“天宫里的事,你知道的最多,那就让你站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吧!”
第二龙。龙居第二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中国人自古便以“龙的传人”自称,并视龙为祥瑞,龙神、龙王是福禄的象征。而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之物,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源于中国人信奉的黄老哲学。
《史记·秦本纪》中,秦人自称是龙的子孙,“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大业,皆有圣神而惠,是以女华之孕,梦若玄夫持双龙,……”《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秦楚两家同宗,秦楚人同为高阳氏之后。这“玄夫持双龙”之梦,便在楚人的后代脸上留下了印记,故现代中国人是有着黄帝血统的“龙的传人”。中国人信奉黄老哲学,尊龙为祥瑞之物,视“龙神”、“龙王”为福禄、雨水之神,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