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是什么生肖?
问:“金鼓”是什么意思呢? 答:金鼓,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圆筒,用铜或铁制成,周围有孔,可用手拨动发声。在战斗中用来鼓舞士气。《周礼·春官·典瑞》中有记载:“金鼓,以五色画龙蛇之状,悬宫门中。天子将战,执金鼓而视之。” 也有说法是指两个以上的铜器共鸣时发出的声音。《礼记·乐记》中记载:“金鼓、玉磬,声叶和同。”郑玄注:“金鼓,钟也。” 所以这里面的“金鼓”应该指的是代指所有钟形的乐器。
那这个“金鼓”打一字该怎么解呢? “金鼓”的“金”字上面是个“金字旁”,下面是个“鼓”字。要解开这个“鼓”字,就得看看它的字形演变。 鼓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写法是这样的: 上面的“壴”表示的是鼓的形象;下面的小“丁”表示的是击打的鼓槌。合起来就是“鼓”字了。
关于这个“鼔”字的本义,《说文解字》里有解释:“皷,小鼗也。从壴,象其鼓桴(击打时的木槌)形。”也就是说,最初的鼓字,是形容一种形似鼗鼓(即拨浪鼓)的小乐器。 这和小篆写的鼓字形象差不多吧!那么到了清代,“鼓”字发展成这样: 清人吴大澂撰写的《古文字结构表》里认为:“凡字有从上而下者,如‘高’、‘尖’等字是也,自上而下,谓之竖;凡字有从右向左者,如‘辛’‘音’等字是也,自右而左,谓之行;凡字有从左向右者,如‘言’‘思’等字是也,自此而左,谓之横。”
基于这种字形上的分析,吴大澂给“鼓”字加了一个偏旁,变成“鼓”字,来表示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上部的“竹”代表的是音乐的“音”,下部的“”代表的是鼓的“鼓”。两个字结合一起表示的就是:用竹棍敲打的鼓。 而我们今天的简化字“鼓”,则是基于小篆书写的“鼓”字而来。
所以,按照上述字形演变来看,“鼓”字应该是从“壴”字演化来的。而这个“壴”字,正是“金”字旁的最初形态之一。 所以,“金鼓”的“鼓”应该指的就是这种小鼓,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应该叫作“打击乐器”。 这个“鼓”字还有一个同义词,就是“鼖”。《礼记·明堂位》中有记:“大礼用骍犊,诸侯殷祭,用犊二。”“大礼”就是指周天子举行的大飨礼,要用黄色的公牛作为祭祀用品。而“殷祭”就是用黑色的公牛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