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属虚什么生肖?
“三十五岁属虚”是传统命理学说,其依据来源于《千字文》“周文武,始平申”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初年的周武王和周文王年纪都只有三十五岁,由此得出三十五岁是一句虚岁。 这里所说的虚并不是指什么阴历、农历之类的,而是指“虚称”的意思。中国自古就有“虚岁”的说法,例如我们常说的“十八虚岁”就是指到了下一年的年初才满十八岁。在这里年与时序都没有实际的意义,所谓的“岁”都是指一年又一年的轮回。
那为什么要强调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年龄呢?其原因在于孔子在《春秋》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天王狩于镐京,有星孛于大辰,西乡。庶民以为恶,而欲伐之。”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周王去镐京打猎,结果天上出现了彗星,而且彗星的尾巴是由西往东倒着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顺时针方向),于是平民们觉得这是不祥的征兆,周王气数将尽,应该推翻他。然而周王朝虽然经过此一灾厄,却并没有就此消亡,说明此次灾难并不能真正影响周王朝的气运。孔子评价此事时说了一句“未知吉凶”“不可知也”,委婉地指出此事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可是后世人解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偏偏就抓住了“有星孛于大辰”这一句,认为彗星出现在大火星附近是大凶之兆;而且还在孔子的话里挑刺儿,说孔子的“未知吉凶”其实是在为周王遮掩,其实是认为周王气数已尽。他们忘记或者故意忽略了孔子说的下一句话“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先圣,尊亲明教以配上帝,是先王之所以为祭祀也。”(《礼记·祭统》)天子祭天地、祭四方(即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祭祖先、尊亲明教(也就是孝悌仁爱,教百姓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这才是正常的祭祀程序。
既然周王已经按照礼制去祭祀了,为什么还要指责他没有按常理出牌,打猎去了,导致天上出现异象,该异象被解释成对周王不利的征兆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因此这种论断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所谓 “三十五岁属虚”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