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俪什么生肖?
“伉俪”本义指夫妻,但是这个词现在已不再使用。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伉俪”和“夫妻”的意思相同,而“夫妻”这个词更加简便易用。
那么为什么“伉俪”这个字会消失呢?这是因为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并取字,女子15岁行笄礼并取名。这里的“丽”其实指的是女子的容貌,可以称之为“丽质”。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古代的冠、笄都是帽子,这种帽子在举行仪式的时候戴的帽子里有一根杆子,这根杆子的形状很像竹子,所以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容颜,用现在的词语来说就是“秀外惠中”(即外貌秀丽,内心聪慧)。
“慧”字的本义是聪明,引申为聪慧,再引申为男女相互爱慕。“慧”字用来形容女子是非常恰当。可是,如果形容男子的美就有点别扭了——虽然古人也有用“慧”来形容男子的,但那只是个别情况。更麻烦的是,如果形容一个男的“慧”,这“慧”里面已经包含了“娇”的意思(娇者,柔媚也)(《汉语大词典》)。
既然“伉俪”有“惠”又有“娇”,那么再表达“妻子”的意思时,就会重叠。于是,人们在实际使用当中就用“妻”代替“伉俪”了。 不过,“伉俪”这个词语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还是习惯用“伉俪”来称呼自己的父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人结婚的时候,要由男方备礼到女方家去举行“纳采”之礼,然后由媒人把女方的答复告知男方——“许嫁”(如果不同意,则答复不同意)“许婚”——同意嫁给这个男人。接下来,双方交换礼物,媒人在中间传递信息,这样,婚姻就定下来了。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聘”。“聘”字除了表示婚姻含义以外,还表示订婚的含义。
结婚的时候,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这些彩礼要在“傧相”的带领下,进入“闺阁”,送到新娘手里。而结婚以后,新郎要和新娘一起回门,感谢娘家的养育之恩。整个流程,都有古词表示:“迎婿”“请婿”“送婿”,还有“贺新禧”“贺礼成”“奉嘉礼”等等词语。 可见,“伉俪”之所以能表示“父母”,是因为它本义指的就是“配偶”。所以,用“伉俪”来称呼自己的父母是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