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十二生肖代表什么生肖?
“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正是“禾谷成熟”之意。 那么秋三候又分别是什么呢?
1、一候|凉风至 从立秋开始,大风起兮云飞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凉风”的描述是:“立秋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2、二候|白露降 在“凉风至”之后,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白露”降临时景色——清早起来,树叶上会有晶莹剔透的白露。《诗经·豳风·七月》中有描写“八月白露降,十月萑苇化。”正印证了这一点。
3、三候|寒蝉鸣 “寒蝉鸣”指的是秋天来临,天气变冷,连蝉都会鸣叫“知了—知了”表示抗议。实际上,寒蝉又名知了,其学名为蝉。在文学作品中,“寒蝉”往往代表了悲凉、凄楚的情调。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秋季主收,所以有“秋收冬藏”之说;农历九月,又是重阳、秋分、寒露等节气所在,因此还被称为“菊月”“霜月”“月高”等等。
当然,这些说法都来源于中医理论。中医认为,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必然影响人类生命活动,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恰恰是对人体生命力发挥的规律概括。所以,了解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对我们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从立秋到霜降这50多天时间里,气温逐渐下降,如果人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生病。 其次,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此时节,五谷飘香,瓜果蔬菜上市,正是营养丰富的时期,但切忌暴饮暴食,否则会影响肠胃功能,出现腹泻等情况。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养生中的“少食勿壅”原则,即少吃积滞之物,以免损伤脾胃。 总之,不论是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还是人体的生理变化来看,秋季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一个季节。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提早做好准备,才能顺利度过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