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什么生肖?

康悦康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战国时代齐国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一个是孟尝君田文,另一个就是鲁仲连。 《史记》中分别给两人立传,记载他们的生卒年份,说明他们活的时间跨度很大,应该在公元前405年至公元前317年之间。二人都是田氏王族,又是世交好友。不过,田文在政治上无所作为,而鲁仲连却是在历史舞台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重要人物。

田文的父祖连续三代做过齐国国相,是齐国实权派人物。到了田文这儿,不仅传承了家族富贵,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政治奇迹——让“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形象变成正面光辉形象。他收养门客上千人,《史记·田世家》评价说:“家无余积,宾客遍天下。”这个“遍天下”的宾朋故友群体,自然包括各诸侯国的政治精英和民间有识之士。这些人在关键时刻都能发挥作用。比如秦国攻打韩国时,韩王派使臣向齐国求助,齐国君主准备发兵援韩时,大夫韩越提出反对意见:“秦、楚攻韩,如饿虎之扑肉,狼之吞兽,其势非止一城,若以万人救之,无异手刃囚犯,削除荆棘。”认为应该坐视不理。

此话正说中田王的意,于是遣使报知韩王,不加发兵。不想这位使者刚到韩境,便被鲁仲连遇到。原来鲁仲连此时正在韩国,听说此事,立刻找到那位使者,当面斥责他不顾天下大义,祸乱春秋礼仪。一番叱骂,令使者无地自容,只好返回齐国请罪。

这事传到齐国,百姓们都赞扬地说:“鲁仲连先生的话,就像是锋利的刀子,刮去了污黑的腐朽;又像是强劲的箭矢,射中了恶毒的心胸!使人闻后不得不反省。” 然而,如此正义凛然的鲁仲连,却在晚年选择了归隐。

《史记》中记载了他辞职的原因:“会义帝亡,汉王欲伐楚,计未决。今诚欲收合余烬,复厉英雄,铸千钧鼎。”看来是觉得时机成熟,想挺身而出为天下出力,帮助刘邦消灭项羽,恢复楚汉之争前的局面。但是他的这一想法并没有能够付诸实践,就在准备动身的时候,家里人来书信说母亲病了,于是他立刻回家探望。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有人猜测他是在家中病故,也有人说他是因为见年老母亲孤苦,一心思儿,远涉关山,疲惫不堪,于是自杀身亡。

无论哪种原因,都表明这个人有着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困境时,选择退隐或者自杀,是一种无可奈何但又坚定从容的命运抉择。

印洵增印洵增优质答主

鲁仲连是属蛇的。

公冶长是鲁人的后代,为春秋时卫国人,儒家学者。孔子学生中最擅长言语者之一。《论语·公冶长》:“子曰:‘吾不复梦周公久矣!’”何晏注引孔安国曰:“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作者法度,故其象可行,而子梦见之”。汉代以周公为文王之长子。鲁人是周公的后裔,以国为氏,周公为封国之君,故以周公象鲁。梦即生肖属蛇之人形象,故鲁人属蛇,鲁仲连亦属蛇。

鲁仲连,也称鲁连、鲁连子、齐人、齐高士、齐辩士等,战国末年人(约公元前305年——前245年),好持义,为人排难解纷,不肯接一官之爵,平原君、孟尝君等皆致丰厚馈遗。

齐将田单攻聊城一年未克,鲁仲连为书缚矢射城内齐军家眷,劝燕将速降,否则将屠城,燕将觉得不降也要被坑杀,于是自杀,聊城遂拔。

后来平原君欲封鲁仲连,仲连却辞不受,又往赵劝解平原君莫用信陵君之客胜任平原君相,信陵君不能自割于平原君而任客胜故,平原君不能任鲁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