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对的吗?
荣雪最佳答案
对,很正确。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分别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根据太阳在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相应地划分三个时段,每个时段都对应七个日期,从而组合成二十四节气五六十天的时间序列。而每一个节气的三个时段又分别对应着三种物候现象。例如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发声,三候桐始华”等等。
古人通过观察物候发现,大凡到了某个节气的时候某种物种的物候特征就会出现,而这种物种又在当时的人们生活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于是他们就将其与这个节气联系起来加以记忆。就这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用动物来记日子,用植物来辨方向,用天干地支来算时间,逐步形成了今天广泛应用的农历。而在各种事物中,动物又是最有灵性的,所以动物最先被选用,而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鼠、牛、虎等十种动物了。这十种动物依次与五行、四季、方位、干支等相关联而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礼记·月令》中就有“孟春……天子乃以元日朝贺,行元封……”的说法,这里的元日就是指元旦,而元字在这里就是最初的意思,表明这是正月的第一天,而正月又是新一年的开始,所以后来就逐步有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习惯。而这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的日子。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春,推也,从日,从寸。”说明“春”的第一个含义与时辰有关,因为“春”字的字形是由“日”和“寸”组成的形声字,而“寸”在古代表示的是短时间,如“寸阴”指的就是瞬间;第二个意义与季节相关,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而“春”的第三个意思则与植物的发芽生长关系密切。这些意思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与动物无关。
当然,在现今使用的公元纪年法中,一年开始于一月一日,而这一天恰好又处于二十四节气的首一个节气“冬至”之后,可见现代公历与农历有着一定的重合,而且农历新年也基本上确定了阳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然而,在古代无论是阳历还是阴历,一个月的天数都不是固定的,因此农历的新年和元宵也并不能确定在阳历的一月或二月。这样,就导致了古人所编撰的农历无法跟上实际的变化,而造成了今天的闰月等现象。 至于为什么用鼠、牛等十种动物来标示阴阳三合而成的十二月建,恐怕是因为这些动物比较常见且容易识别的原因吧!其实,在汉代的史籍中已经有记载,说正月“旦始朝,雉雊(音gòu);二月“雁北乡”,三月“莺飞草长”,四月“蝼蝈鸣”,五月“麦秋至”,六月“暑溽”,七月“白露降”,八月“凉风至”,九月“白露降”,十月“寒露”,十一月“霜始下”,十二月“寒气”。可见这些动物所反映的季节特点仍然是很明显的。
我们都知道,古人很讲究占卜算卦等,都是根据属相来推算的,古代的医者也是根据属相来为病者配方的,这就是生肖的作用之大了。生肖与十天干、十二地支、八卦等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十二生肖源于“星宿”。按照这一说法,十二种动物即十二种星宿,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一种动物为一种星宿,统辖着地上的人和事。它们分别是:东方:苍龙、青雀、朱雀、玄武。每一种星宿各有三个组合星,分管一年十二个月。比如,东方的龙为青龙。青龙下面的三个组合星为:角星、亢星等等。古代东方七国争雄,齐国以青龙为图腾,故称齐为“海岱之青州”。
生肖文化源于中国,但已流传海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华人以及东亚的韩、日和东南亚诸国都有十二生肖,但各国生肖的排序不尽相同,比如:韩国的生肖没有猪,而是“蛇”;日本除了生肖的鼠为“鼠”,余下的全为野生动物如鹿、狼等。
2016是中国农历丙申猴年,猴年是十二生肖纪年中的第三个年份。“申猴”是十二生肖中最为奇特的一种。奇特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猴是十二生肖中惟一的灵长目动物,属猴的有人性。十二生肖中有属狗和猪的,却没有狗和猪。猴属灵长目,这是与其它生肖属相的最大不同。其它生肖属相属哺乳类动物,是人们常见的普通动物,而猴却以具有较高的灵性和智力,被人喻为“活像人一般”。
因此就有了“像模像样,不像人,像猴子样的”等等说法。属马的人,人们就会说他是属马的,说属猴的,人们不说“你是属猴的”,而说“您是属猴的”。所以就有了人初见时说“您今年高寿啦”,“您属猴的啊”。因此“申猴”是十二生肖中惟一用“您”称呼的。人有高低贵贱,属相也有贵贱之分,有“牛马生活”、“猪狗生活”、“过着非人生活”等等说法。牛是农耕时代的动力源,被人们认为是“老黄牛”“孺子牛”而受人崇敬。而“猪”和“狗”都是人类饲养的家畜,地位低下。
而在十二生肖中,“申猴”却被人认为是高贵和显赫的。比如,古代皇帝,人们称他为“万岁”、“千秋”,而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皇上召见官员说“宣某某进见”对王妃说“宣某某嫔进见”而对猴却自称“孤家”说“宣御猴进见”。“御猴”即为“皇家猴”。
十二件宝物,一宝“御猴”,其余九宝是“尚方宝剑”“九龙冠”等等。这又表明了“申猴”是十二生肖中为最贵重的。有人称:“天下无好人”,又有“七十二行行行出好人”和“人之初、性本善”的话。然而“申猴”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没有好人。人们说“人之初、性本善”,说“猴”呢?却说“猴急了”。人们用“猴急了”来比喻性格急躁的人。
于是人们对猴就不抱什么良好愿望了。于是就有了“跳蚤”与“猴子”相安无事,却在“狗脸”上叮了一口,便有了“狗急跳墙”;跳蚤本是无毛的,却在有毛的“羊”身上扎了根——这不,就有了“身上长了虱子”的成语,“申猴”是十二生肖中没有好人。
此外,“人无千日好”,“人世几多难”,“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然而只有“申猴”人无、其它动物也无的“不测风云和旦夕祸福”,只有“申猴”有“水淹猴子山”,这又表明了“申猴”是十二属相中的多灾多难。中国人习惯在称谓上加姓氏,比如:“张鸡”、“王狗”、“李猴”等等。有位外国朋友称他姓“猴”,当译员翻译后,中国人都轰然大笑。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