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肖是哪几肖?
12345678910,三阳开泰。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十二生肖也分为“六畜”和“十二相”。 “六畜”指的是马、牛、羊、猪、狗、鸡。“十二相”指的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而“四灵兽”指的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大神兽。 在上古时期,古人将天地万物划分成了十二个部分,每部分都对应着相应的动物,而每个季节也有一个代表动物。
《礼记·月令》中就有提到:孟春之月,其数八,其兽谓虎;仲春之月,其数九,其兽谓兔;季春之月,其数七,其兽谓鼠。 也就是说在春季这三个月里,每个月都有一个代表动物,而这三个数字相加正好等于10,也就是“三月十辰”。
正月:寅虎 月:卯兔 日:辰龙 二月:卯兔 月:辰龙 日:巳蛇 三月:辰龙 月:巳蛇 日:午马
所以从农历正月到三月,代表着春生的三个数字就是“1 4 7”——即我们常说的“三阳开泰”。 用现代的数理计算,每个月的数字相加都是10,然后依次循环。 比如今年正月的第一天(立春)是壬寅年壬寅月丙子日,算起来2+1+7=10,而下一天的干支就是庚寅日。而二月也是同样的道理。直到第四天,就变成了戊寅日,这是由于月份过大,超过了一个周期,需要用当天的日干来匹配下一个公历周期的第一天。
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古代称为十二禽,是我国特有流传悠久的传统文化,源于南北朝,至唐宋趋于盛行。它既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结晶,又是东方科学思维萌芽的产物,从十二生肖中既可看出原始图腾崇拜的痕迹,又可领悟汉代阴阳五行、子午流注的中医文化,以及道教后天八卦的思想体现。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是生肖文化形成的标志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至少在战国时期十二生肖系统已经完全确定。关于十二生肖的来源,普遍认为最初是来源于民间,而后又经过演进而列入学术研究范围的。我国自古有以十二地支来记时之习惯,而十二种动物的生肖名则是为了便于记忆而配属到十二地支上,利用动物取譬的方式来注解地支的抽象概念。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是生肖文化形成的标志。我国古代用地支表示时辰,把一天的24小时分成12时辰,一个时辰等于两小时。每个时辰相应于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属相。与我国十二生肖属相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与此相配的地支分别是子、酉、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十二种动物和十二地支相配,就形成了十二生肖,它将抽象的地支人格化和具体化,既便于记事,也便于传播,因此在中华民族世代间,流传至今。
十二生肖中的子午年是春生的年份,也就是常说的旺年,龙马精神是动物中最有实力的,所以当年属龙、属马的人最得意,接着是卯兔,再依次是寅虎、辰龙、午马。因此,生肖属虎、卯兔、辰龙、午马的人,如果在辰午年的春天出生,运气是非常好,生命非常旺盛,如果在辰午年的秋天出生,其生命之本就严重不足,后天一定要多多进补,多多强身才可以。
生肖猪、生肖羊、生肖鸡和生肖蛇是秋生的年份最旺,也就是年中后半段出生人最好,这类人如果是在亥、未、酉、巳之年出生,如果是春夏时节则大伤其气,生命之本严重不足,需后天多多补养,多多运动。
寅年、午年、子年都是春天的年份,是春生生肖的最佳年份,如果是在春天时出生,那么龙马精神会得到尽情的发挥,这类人如果能在秋天以及冬末出生的人,生命之本严重不足,须后天多多补养,多多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