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样生肖怎么排?
中国古人对“序”是非常重视的,不仅用来表示顺序,而且表示等级。 《礼记·檀弓下》中说:“君临以孝弟,御以敬让,步中《雍》《箾》之舞,天下无失。”这里的“序”就表示次序的意思。又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记载:“以帝德布之地,方千里曰王畿,其五百里内谓之郊……天子之田方千里的五分之一。”这里将天子统治的领土分为九块,而天子亲自治理的地区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其余四分之四的土地则由诸侯国负责管理。这就是“分土”、“分爵”,这些制度都要按照固定的顺序来施行。否则就不合礼仪了。
十二生肖的排序也是有依据的。
首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四时地支最先确定。因为它们分别对应着十二消息卦中的四个复卦。在《易·乾·文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凝命,如是,故乾坤满而不穷。”这里的“黄中”就指代坤卦。又因为在十二消息卦中,每一卦都有六个爻,初爻代表子月,上爻代表未月;中间四爻则代表了午月的状况——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始而生。按阴阳理论,阳极生阴,所以四月是阴历三月,五月则是阴历四月,以此类推。这样,子时和丑时的动物便确定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寅月和卯月应该选取什么动物作为代表。按照阴阳理论,阴盛阳微之时叫做“冰消雪融”,万物生发,所以用象征生机的阳性动物表达这一意义。且此时月亮的变化是一日一盈一亏。用虎和兔来表达这一时节的轮回更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其次是辰龙,巳蛇,午时天干,未羊,申猴,酉鸡。辰戌相连,既符合天地阴阳之理,又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壮,乃武人之象”(《易·乾·文言》)之意。即象征着人通过运动克服自身缺陷,走向完美之路。又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干支历,它把每一天都分成两部分,每天第一个时辰是寅时,第二个时辰是卯时。而每个时辰正好是两个小时。这样,每一个小时就有十六分,每分钟就有一百二十秒。每过一分钟,太阳的位置就移动一丁点。从子时至午时,虽然是一个小时的六十次方倍,但太阳的实际位置仅仅前进了一丁点。所以每一小时都象征着生命的一个阶段或一种心境。而十二个时辰刚好一周,一日一昼夜循环一周。所以每一个生肖都代表着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或者一种心情。尽管人们可能不会每次经历同样的心路历程,但却会不断重复类似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