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属什么生肖?
公元103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进士”头衔的蒙古族人孙敬出生在朔方(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个贫困牧民家庭里。 孙敬从小学习就很刻苦,每天鸡叫头遍就开始读书直到太阳升起。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孙家人都热爱学习,尤其是他的哥哥孙勃,学识渊博,孙敬经常向哥哥请教问题。 公元1058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陕西经略使,开始实施屯田措施。
公元1069年,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和将兵法等一系列变法措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此时,孙敬正在太学就读,他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很感兴趣,认为这样就可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为了支持新政,他写了一篇《上时政》的长一点的策论。 由于孙敬是蒙古族人,而且是西夏归顺宋朝后第一个考上进士的蒙古人,很多人都不看好他。
他的同榜进士吕诲甚至在礼部主持殿试的时候,故意出难题刁难他,想让他出丑。然而孙敬从容不迫,对答如流,让吕诲无计可施。 公元1071年,孙敬被任命为武节大夫、真定府通判。此时新法已经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司马光等人率领太学生到皇宫前抗议,要求废除新法。
孙敬站在司马光这一边,发表演说支持他们的观点。 后来,孙敬又因为支持新法而被外放到地方任职。他在杭州担任通判期间,适逢钱塘江发生水灾,孙敬亲自带头疏通河道,引水入湖,救活了无数百姓和牲畜。因此他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1084年,孙敬因为疾病回到故乡疗养。
在乡期间,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给朝廷写信提出自己的意见。 公元1085年,孙敬病逝于家中,朝廷赠授他为礼部侍郎,谥号“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