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仰马翻代表什么生肖?
应该是“人仰马翻”吧,这个成语出自《晋书·宣帝纪论》,原文是“既而宣帝北伐,匈奴奔乱,覆没铁骑。于是众羌归附,人仰马腾。”意思是指许多人或动物拥挤在一起。 这种成语一般都是形容打仗之后双方伤亡惨重的情景的,比如“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乌烟瘴气”等。但是仔细想来,这些景象好像都和生肖马没有多大关系啊! 马在十二生肖里排名第七位,对应的地支是午,又因为子午相冲,因此午又称为马。十二地支象征意义中,午象征着马,未象征着羊,辰象征着龙,卯象征着兔…… 子、寅、丑、亥这几个地支没有特殊象征意义,只是顺序排列而已。
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记录时间,由于天干只有十个,如果按顺序用完就必须重新计时了(甲、己合化为土,乙、庚合化为金,丙、辛合化为水,丁、壬合化为木,戊、癸合化火;干支相配,每项各得5天,就是60天为一周期),于是古人就创造了“六十甲子”的说法,用来记录每一循环的开始。
六十花甲子由六个甲子组成,每个甲子五天干加一个地支,周而复始。例如今年2014年为“甲午年”,明年的2015年是“乙未年”,再一年的2016年是“丙申年”……如此等等。 有人据此推导出“天干地支记年月日时表”如“
由此可以看出,地支所表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哪怕只浪费了一秒,这一天就成了“过去的一天”,不再属于马年了。 所以“人仰马翻”应该指的是人和马一起“流逝的光阴”,也就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人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老了,马也在不知不觉中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