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335怎么?
1.首先,从分数上看,2018年经济学国家线是346/50/75;2019年是345/49/74;2020年国家线尚未发布(截止写答案时间),按往年规律应该跟去年相差不大。可以看到近三年的国家线的变化非常小,可以预见今年的国家线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应该是在总分和单科分上各上浮五分。(注:A区B区的划分在考研圈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由于不同年份的试卷难易程度不一致,所以单纯以分值来区分A区和B区并不恰当,这里只是为了表达方便而做出的划分,具体可以参考去年的国家线文章: URL )
2.其次,从命题风格上看,335一道大题是计算题,其他都是简答题,相对于303来说难度稍微降低了一点,考点也比较基础。但是!千万不要被表面的题目难易程度所迷惑了,近年来宏观经济学部分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趋势——考察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出现了考卷上有你复习到过的名词解释,也不要以为稳了,很有可能这个名词解释会和你压根没见过的内容结合出现让你答论述。
335的两道大题中第(二)问和第(四)问就是典型的例子,第(二)问中的“菲利浦曲线”可能出现在任何一本微观课本里,但是提问的方式以及回答的要求并不是书本上的原话,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第(四)问中的“索洛模型”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毫无头绪,因为课本中该模型的介绍过于简单并且没有给出推导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宏观功底来整合知识并运用所学进行回答了。当然也可能有考生完全背过“菲利浦曲线”或者“索洛模型”,但是考试要求的考生对这些基本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并没有达到考研要求的标准,这种答案就算再完整再多也不能得高分甚至不可能得分的。这也是为什么考研成绩出来了有很多390+、400+的学生却败在了复试线上的原因,由此可见考研的试题虽然简单但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