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需要联系导师吗?
1、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取决于你的目标学校的要求。 有些学校在录取时不涉及导师的分配,那么就不需要提前联系了;而有些学校是提前给定了导师,甚至是提前给定了方向,所以这类学校就建议提前联系。 但是如果提前联系的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及时机,毕竟大家都不想成为炮灰。
2、在准备复试的时候,要关注一下学校的官网,看一下往年的复试流程是什么(有的学校会在拟录取名单下来之前公布出复试安排),复试都考查哪些内容等等。通过查看这些可以大致的推测一下,自己的目标院校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3、如何查找导师的信息呢? 一般可以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导师发表的论文;另外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数据库也都查得到。
4、关于选择导师: ①看研究方向。 如果未来想在哪个方面深入研究,那就选择这方面的导师。比如本科期间有科研经历的同学,那就可以直接跟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没有科研经历的,可以先从这个领域入门,边学习边摸索。当然啦!如果自己不清楚对什么感兴趣的话,那不妨先跟着大佬学吧~ ②找导师的硬性条件就是要有博士学历。 因为研究生也分很多种,一种是学术型硕士,一种是专业型硕士,还有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5、如何判断一个导师是否靠谱: 从他的学生口中得知,可以从贴吧或者论坛看看有没有相关帖子,还可以从知乎等平台来了解一下哦~ 总之不要盲信别人说的,一切都要有自己的判断哈~ 6、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 ①根据学校推荐来选择。 每个学校都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们有着丰厚的科研经验和人脉资源,并且非常欢迎新生力量加入自己的团队。同时这些老教授也会倾囊相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不过这样的老师往往比较忙,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多。
②根据自己的专业来挑选。 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已经有所规划了,那就尽量选择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导师,这样可以在读研期间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如果是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多考虑一下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对象。
③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进行选择。 有的小伙伴喜欢安静地搞科研,那么可以选择科研型的导师;还有的小伙伴更喜欢与人交流沟通,那么也可以选择学术型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