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到底有多难?

赖凌睿赖凌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1年考生,二战跨考985,成绩出来以后感觉希望渺茫 今年报考的是北京一所985学校的金融专硕。我的本科是南方某双非财经,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学校的实力属于一般水平吧(不过我们学校还是给我发了一个经济学学士学位)。 一开始我并没有决定好要跨考哪个专业,所以就在本专业和跨考中犹豫了很久,最后考虑到就业情况以及自己对数字的敏感性选择了金融。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去查了一下我校金融专硕的相关资料,发现其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数学三改为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和431金融学综合四门课。专业课的考试题型为5个名词解释、7个选择题、5个简答题、两个计算题和一个分析论述题;而北京另一所985的金融专硕的专业课考试题型则包含5道判断题、5道选择题、6道简答、2道计算和1道分析。从这两种题型可以看出来,虽然都是考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但是不同学校之间的考试内容差别很大,这也给我们在择校上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于是我在本校的基础上再加上北师、清华等几个名校,确定了一些目标院校。 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选择本校,而是将方向定在了这几所院校之中。其中有两所学校由于分数线较高没有考虑,两所大学分别是上交和北大。这两所学校复试差额比高达1:1.5或者1:2,也就是说如果报的人多的话,那么最终录取的人数可能会少于报名者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另外由于清北竞争太过激烈,所以我也没有把这两个学校放在自己的备选列表里。

至于剩下几所院校就很简单了,除了北师之外还有两所比较不错的学校——人大和中财。这三所学校我都去官网上查看了历年招生情况以及复试线等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人大和北师大都比较适合自己,尤其是人大的复试比例只有1:1.2,这对于我这个二战的考生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导致我对人大的专业课不是很感兴趣,加上人大这两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报录比也逐年攀升,所以我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所学校。 接下来就是北师和中山的选择问题了。经过多方面考量,我选择了中山。首先是因为中山地处广东,地理位置比北京的高校都优越很多;其次是因为他的初试科目与人大一样,只有政治、英语二、396经济和431金融学综合四门课程,对于我这种跨专业的人来说难度会低一点;最后是招生人数方面,根据官网公布的名单来看,中山今年的招生人数达到了将近七十人,并且其中还包括了推免人数,这无疑为我增加了一份希望! 所以在我再三思考之后我选择了这所大学作为我备考的目标院校!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习计划...... 我先是买了中山大学的红宝典作为基础教材用来打基础,然后又买了一套科兴版的考研辅导书,这套书涵盖了所有考研知识点且详细易懂,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底子薄的同学使用~同时我还买了一本圣才的习题集,用来练习巩固基础知识。除了这些以外,我还买了很多专业课的参考资料,如罗斯《公司理财》、博迪《投资学》等的课后习题答案、名校往年的专业课真题等等。 因为我是二战所以对政治不是特别担心,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找了徐涛老师的网课和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一起搭配着学了一遍,最后还刷了1000道题并看了错题解析。 对于英语二我没有太多好的建议给你,在这里只能给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用过的方法:每天做一篇文章并进行逐字逐句翻译,然后找出文章中不会的单词记录下来以备后用。此外还要坚持每天背一篇作文,这里推荐你去买一本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来自己训练一下,这本书有范文还有模板,非常实用哦~ 最后再说一下396的经济类联考,这一科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涉及数学、逻辑和写作三个部分。在这三门学科当中数学和逻辑是拉分最大的两块内容,所以一定要多花时间好好准备才行呀~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经验和建议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答主

其实考专硕的话,只要坚持住最后几天,好好学一下政治和英语作文模板、数学最后一题,基本都没什么问题了。 关键是初试结束,复试的准备上。我去年是三月份联系导师,四月初发邮件给老师要了简历和研究方向。四月中旬收到复试通知,在五月初参加完复试后回家等待结果,最终于五月二十多号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我觉得准备复试的时间还是蛮充足的,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去认真准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