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特质有几点?
1、启蒙性。幼儿园课程不是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是对幼儿施加的各方面综合影响,是让幼儿能够感知接触到的最基本的周围环境、事物、文化知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重点不是看幼儿学到了什么系统知识,而是看幼儿获得了哪些生活经验。幼儿园课程的启蒙性也决定了它带有游戏性,需要以游戏为基础,在游戏中实现课程。
2、综合性。幼儿园课程是为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健康、社会性发展等诸方面发展而编制的,而不是为了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内容广泛而且互相渗透,是全面性的。在各方面的内容中,并不强调其侧重点,更不强调要突出哪一方面,而是侧重在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因此幼儿园课程不进行分科教学。
3、活动性。幼儿园课程突出以活动为课程的主体部分,活动的开展是为幼儿提供经验和活动机会,重视幼儿的学习过程,而非仅仅看学习的结果。因此,幼儿在活动的开展中,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而不是对教师的简单模仿和服从,其活动过程也并非完全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而是随着幼儿活动的开展、发现新的问题而进行调整,保持幼儿活动的新颖性,不断适应幼儿近期的兴趣。正是儿童活动的自主性和生成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
4、潜在性。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来源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性,幼儿园课程虽然有其实施的计划和方案,有其预设的课程,但最终实现的课程是潜在的,其课程的结果在一段时间内是潜在的、隐蔽的,不能立刻显现出来,不能立竿见影地显现。同时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幼儿获得的许多教育影响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而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在师幼共同的生活和学习中不知不觉获得的,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潜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