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适合上大学?
如果把大学当成改变命运的工具,那么城市的选择非常重要。
如果只是想体验一下大学生活,不把大学当成是人生的起点,那么就无所谓在学校地理位置。
但是,对于80%以上的寒门学子,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手段,那么城市的选择就不得不考虑了。
国内目前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市。如果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云南,贵州,四川等13个教育大省排除在外,还剩下17个省2个自治区。
在剩下的17个省2个自治区里面,还有54个地级市。由于我国是高考大省评卷,那么在非八大高考大省的54个地级市,只要考上大学,几乎90%以上都是省内上大学。
所以,就全国整体而言,真正意义上可以跨省选择上大学的城市,不超过50个,绝大多数都是省级首府城市。
那么,在有选择性的情况下,哪些城市是最适合大学生上学的城市呢?
有6大城市最佳选择,包括北京,天津,郑州,南京,杭州,武汉。
杭州的大学是省内高校,由于地理位置优异,杭州的高考成绩并不是很高,而学生整体素质是大城市的水平,所以杭州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不高,学生资源上乘,是学生最佳大学之城。其次是南京和武汉。
郑州的大学,实际上也是河南高校,整体素质不低,但由于河南是高考大省,录取分数整体上比较高,河南的学生上河南的大学还是比较划算的。
有6城市不推荐,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福州,长沙。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不推荐上大学的城市,因为这里的生活成本,是其它城市的2倍甚至更高,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家庭无法承受之重.福州是福建首府,但由于福建的大学可以报考上海高校,因此就不推荐福州大学。长沙是湖南的首府,但和郑州一样,由于湖南是高考大省,湖南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很高,因此也不推荐在长沙上大学。
其它城市属于中性城市,有济南,合肥,南昌,成都,西安,重庆,南宁,沈阳,长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这些城市要么是省会城市,要么是直辖市。
在中性城市里面,最好选择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因此,最推荐济南,合肥,南昌,成都,重庆,推荐级别基本上相同。而西安,由于陕西省教育质量较高,上陕西省的大学比较合适。南京,杭州和武汉,如果是省内学生上大学,也是不推荐的,因为这些热门城市,录取分数线要明显高于成都和重庆。重庆,由于是直辖市,生活成本较低,上大学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