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什么时候开学寒假?

仝蓓采仝蓓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全国共有中小学有13.9万所,在校学生有1.7亿人。在13.9万所学校中,有85%是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占到全国学生总数的68%。而当前我国农村的富裕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大量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问题还很不值得,像很多人讲的,很多农村教师待遇问题不解决,教师不敢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农村学生医疗问题不解决,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就得不到改善。最近还有个新闻是高校学生因为贫困而自杀,这都是现实存在而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谈到教育的问题,要尊重教育的规律。我国正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将贡献3亿多劳动力,未来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还有大部分的孩子要走出去。而中国的大学只能满足10%的城市孩子受教育。那么10%的这一部分城里孩子还好说,可以想办法集中到城里去接受教育;而对于占学生总数80%城市孩子来讲,他们是在本地接受教育更有助于将来的发展。这些孩子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东西丢在城市里,到城市去上学。所以乡村教育问题同样是很严峻的教育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很核心的教育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现在有的学者已经讨论到2030年中国的教育战略,教育战略必须考虑三个支柱,教育必须遵循、适合发展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责任。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发展大改革的时代,要适应这个大环境。教育的很多改革还在摸索,但起码在探索中前进,还是积极的。我觉得教改不成功也无所谓,只要教改的过程成功了,那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也是走过弯路的。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高校调整合并,这22年时间正好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时间,中国经济在这22年当中实现了大发展,快速实现了资本的累积。但我们教育却落后了,我们的教师知识陈旧,我们的教学体制落后,我们对于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缺乏足够的培养。这种状况不能满足我们快速发展的经济转型需要。所以我们这22年时间在这方面是走了一些弯路。

今年国家部署了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资金投入要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这是我们多年来的方针,但可能没有像现在这样急迫,因为经济面临一次很大的转型。我们从1998年起开始推行高校建设“211”、“985”工程,这个工程是要促进我们国家重点高校的建设,支持它们发展。它实际上是在对原有高校进行调整合并。但是调整合并工作到“十五”末期才基本完成。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当中,对于教育方面我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突破。

现在国家经济转型在期待我们转变,期待我们改变我们培养人的模式,所以要教改。但是教改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学校的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大家共同出力。所以教改成功了,它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是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第三次就是从现在到未来10年“十二五”,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人的现代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