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素养?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在课程的选择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探索新的课程理念,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
小学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应该怎么落实?
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的奠基之道。对于未来人才的要求,特别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赋予了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时代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关注他们必备的思想素质、潜能、创新意识,这应该成为我们改革的基础教育的基础。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基础教育理念,我们才不会担心将来的毕业生面对新技术、新事物而感到手足无措。
2、建立平等、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
在平等、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背景下,学生能够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开口说话、主动展开思维、乐于表现自己。在积极有效的互动中,教师不仅对学生的话语做出及时的评价反应,更主要的是要对学生的话语做出精神层面的升华。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风格,对学生具有无可估量的影响。
3、实施综合性教学
科学、数学、语言和艺术领域的知识是有机的统一体,我们应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力求实现学科间的的综合。在音乐课中,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术作品中所描述的情境;在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象的形状、颜色和材料的运用;在科学课中,可以让学生去体会语言和文学表现形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融合,避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单纯抽象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