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是几月?

赫雨桂赫雨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中国历史上许多节日的形成与其原始信仰有关,但多数最终都演变成了混合型节日,如上巳节(三月三)、重阳节等等。而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却保持着较为纯粹的古代特色,这与其他传统节日形成明显差异。 据记载:周代已有春季祭日的习俗;隋朝开皇九年正月十四日(589年2月3日),隋文帝认为“正月晦日正月节”与“上元”(正月十五)重叠,既“晦朔相连,凡六旬一日”,不便行乐,于是下令改十二月晦日为一月望日,改十二月望日为正月望日,并将此制度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唐代时,正月初一改名为“元旦”,腊月二十三开始“祭灶”。宋朝后,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元朝时,正月初一称“正朝”或“元旦”。明太祖制定《大明律》时,规定“元日子时交割”,也就是今天公历的一月一号。不过明朝民间并不关注所谓的“元旦”,而是把“元旦”和“立春”合二为一,自娱自乐地度过这一天。

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官方在历法中确定“元旦”为公历一月一日,并将这种历法命名为“阳历”,以此取代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基准的阴历。民国以来沿用阳历,并且把元旦定在公历的第一个月第一天。新中国成立之初,元旦仍按阳历计算,但也因天气寒冷出现“冬至”提前、“春节”延迟的现象。

1971年开始实行夏令时间,每年“冬至”提前一小时,因此当年的“春节”也就相应提前了两个小时,1974年后又再次调回原点。如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公历年份,而中国使用农历计年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所以,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的春节,就是公历每年的1月21号到2月20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