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干点哪个能致富?
说到创业,不少人会联想到大学生。毕竟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只有大学生才有足够的精力和激情去创业;而有了这些,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一些。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来看看这三位白手起家的富豪,说不定会打破你对创业者“出身”的固有认知。
靠卖早点,他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浙江首富 很多人早上来不及买油条、包子等早餐,就随手在路边摊买几个。但很少人知道,做早点这门生意,也能赚大钱。 比如浙江首富沈建华,就是靠着卖早点,从月薪300元的流水线员工,发展成拥有600亿身家的富豪。
沈建华1984年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8岁来到常州,成为了一名流水线工人,工作枯燥而又乏味。就在沈建华感到迷茫的时候,他看到路边有一家卖包子的店面,生意非常火爆,顿时灵光一现——为什么自己不试着做点小本生意呢?
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由于资金有限,沈建华便进了一批廉价的小商品,在某公园内摆摊售卖。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担心被熟人看见,沈建华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晚上则在公园的草丛里过夜。由于产品质量好而且价格实惠,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天能赚到将近五百元。
一个月后,沈建华把全部的收入都投入到了新的进货渠道中。而他所在的工厂由于效益不好,也宣布破产,给了他更大的创业信心。
从此之后,沈建华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生意上,用一辆货车和一个摊位,实现了人生逆转。
2005年的时候,已经身价上亿的他回到了老家湖州,投资兴建了占地40亩的花木园区。
如今身家数百亿的沈建华,早已不再依靠卖早点赚钱。但他早年的经历,却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你要对得起你自己的良心。你坑我一次,我永远不会让你第二次得逞。”
他是路边摊旁瘦小的男孩,也是美国高校座上的贵宾 他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农村,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孩子走上创业的道路。而赵丹阳自己,也在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了央企,当起了白领。
可是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份体面的工作,赵丹阳做得并不开心。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就像裹脚布一样,压抑又乏味。不到半年,他便辞职离开了,开始为出国打工做准备。
为了学习英语,他在网上找了份兼职,每天翻译资料到凌晨,只为能有幸到美国高校旁听,早日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获得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录取通知。
进入哈佛后,赵丹阳发现自己身上的包袱更轻了,因为哈佛的学生都来自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虽然来自农村,赵丹阳从来都不觉得自己的身份卑微,反而是同学们眼中的“异类”——其他同学的父母非富即贵,而他的母亲却连大学都没有上过。
但赵丹阳并不在乎这些,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在他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足够优秀。 毕业后,赵丹阳进入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他只能给高管们打杂,但也正是这种摸爬滚打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经验。
几年后,赵丹阳毅然选择了离职,创办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虽然业务只做成了两单,但却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如今的赵丹阳,不但拥有了亿万身家和数不完的财富,还登上了《福布斯》亚洲精英榜,堪称是最励志的富豪。 而他人生的起点,不过是一个路边地摊旁瘦弱的男孩罢了。 她曾是餐厅服务员,现在却坐拥上百栋楼 说起包租婆陈丽华可能比较少人知晓,但说起地产大亨许家印,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陈丽华就是许家印的妻子。
陈丽华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连套像样的房子都没。为了挣钱,她曾经到饭店当服务员,后来还摆过旧书摊、做过服装批发。
直到1991年,陈丽华才来到香港定居,开始创办自己的家具厂。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她的家具厂越做越大,资产过亿元。随后,陈丽华将目光转向了房地产,并一手打造了市值高达4000亿的恒大集团。
2015年,陈丽华收购了北京富力国际俱乐部,并将其改造成为一个大型购物商城,取名富力广场。这次投资,使她赚到了数十亿元的利润。她还持有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地标写字楼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10%的产权,以及珠海拱北口岸项目、上海静安寺项目等诸多地产项目,可谓是坐拥百亿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