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棉花为何上涨?
2017/18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预计比上年下降3.5%,为764万吨,连续第二年下滑;产量预计比上年减少1.7%,为769万吨;供应缺口约为5万吨,较上一季度的390万吨大幅收窄。
需求端看,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特别是中国),但下游纺服企业利润低位运行且持续亏损,原料采购谨慎,补库意愿不强,对棉价支撑力度有限。
供给端看,美国植棉面积大幅下降,产量远不及预期;印度植棉面积下降,单产提高,但出口增加,国内供应有所增长;澳大利亚、巴西及西非地区供应也有所增加,但总体有限。
整体来看,在供给大幅增加预期下,棉价在上半年一直处于弱势状态。但随着美国干旱灾害影响不断显现,市场担忧情绪升温,叠加巴西棉花产区出现霜冻天气,减产预期增强,ICE棉花期货价格强劲反弹。
随着进口棉成本上升以及下游纱线、织造行业回暖,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上涨。进入8月份以后,棉市整体呈现震荡整理态势,现货成交情况一般。
展望后市,在供应压力依旧较大情况下,棉价进一步上涨动能不足,下跌空间亦有限,总体波动性或将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