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全国卷几?
我并不认为这是高考语文的“新题型” 这些题目,在古文学得好的同学看来真是送分题。 第一道题(1)的问法就很有意思,它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来直去地问“理解或看法”,而是迂回地问了有关“断句和翻译”的问题。这给了考生一种暗示,似乎答案应该是“翻译+注释”这样的套路来的……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可就真中了命题人的圈套了。因为这道题的参考答案确实是“翻译+注释”来的,但是“翻译+注释”并不是答出这种问法的唯一路径。
第二道题(2)更是明显地给分了!直接问“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还不直接给分吗? 第三、四道分析题(3-4),看上去很难,其实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些提问都是有“暗示答案”的意思在里面——第三题问“表达效果”,第四题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题中的词汇本身就暗示了正确的答题方向。第五、六题(5-6)看似很难,但仔细思考一下,其实每一个提问都有其对应的答案模式,只要把关键的词语组织好就可以啦。 当然,作文肯定是最难的一道题;但就算是高考作文,也不至于没有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