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子夜指什么生肖?

廉惠子廉惠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其次才讲为什么属鼠。 先讲为什么不是属虎?不是属牛?不是属猪? 其实古书讲寅时,并不是现在的凌晨3-5点,而是现在时间的5-7点。这是由于历法变化导致的,现在的人根本不懂,以为以前的人很蠢不会算数,错!

古时是以23点为起始点计算一昼夜,以24点为终了点计算下一昼夜。因此子时对应的时间是23—1点,而丑时则1—3点,寅时则是3—5点……这样子时为三更半夜,丑时为四更天,寅时是五更天……这样一直排列到亥时(21—23点)为一昼夜。 现在使用公历(阳历),是一天24小时不变。然而我国传统医学却沿用着农历,并且是阴阳合历。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被均匀分配到每个月里,冬至后第一个节气立春被分到每年的1月5日或6日;第二个节气雨水被分到每个月的2月19日或20日……由此往复。

问题来了,同样是子午卯酉四时,在阴历一月里,子时是23-1点,而在阴历二月里,子时却是23-3点。也就是说随着月份的变化,子时的起始时间每15天提前一个小时。而丑、寅、卯等时辰也随着子时而改变。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正月立春是阳历的2月4号或5号,按照农历计时,从除夕到立春这段时间应该计为“腊月”还是“正月”呢?其实古人是有规定的,这时节属于“月穷”或“节尽”,即上一节气的末一天称作“上弦”,这一节气的第一天称作“下弦”,所以这天的子时正是农历的十二点钟。

而农历正月的子时则从立春开始往后推15天,相当于阳历二月底或三月初。也就是说,农历正月与春季惊蛰、春分相关联,而与冬季毫无关系。相反,腊月则与冬季紧紧相连。 为什么要谈这些?因为子时的起点不同,对应的生肖也就不同。如果立春在1月2日或3日,则正月初一是丑时,而春节后的第一次满月(朔)则在初三或初四。如此,前文提到的“鼠牛虎兔”……等依次出生的规律就被打断了。

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属“鼠牛虎兔”……等等依次循环,然后从“龙”开始。事实上我们中国人习惯的“子鼠丑牛……”顺序确实如此。 从“龙”开始有问题吗? 在古人眼中,辰时正是黎明到来之时,此时龙星位于东方地平线上,故称‘卯午’(午是太阳行午之位)又称‘启明’(东方欲晓),而此时的辰时也称之为‘食时’(古人有‘朝食’一说,即吃早饭的意思)。这就是‘辰’字的多种释义的来源。 “晨”字则是由“辰”字演化而来,表示早晨和时间点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