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字代表什么生肖?
“骤”字的字义里包含了“马”,所以与马有关的生肖都包含了这个“骤”字。 十二生肖中的“午(马)”“午(马)”“末(羊)”“寅(虎)”“卯(兔)”都含“骤”字。
古时的计时工具“日晷”上面有12个等分划线,每个等份标记一个地支名称,而每个标记的垂直线又分为两部分,上部表示子夜至中午的时间段,称“上弦”;下部表示从中午到午夜的时间段,称为“下弦”。每年农历九月,下午三点开始,太阳由“下弦”进入“上弦”,这时节正好遇上霜降节气。古时人们把这一天定为“霜降”的开始日期,并在文字中留下记载。 “霜降”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梁元帝撰《晋书·天文志》中。书中写道:“霜降,秋分后十五日,斗指向酉。”古人以“十二辰”记时,将子夜至午夜的每个时辰用“鼠”“牛”“虎”“兔”等动物形象作标记,并赋予每个标记以不同的含义,因此就有了“申猴”“酉鸡”等称谓。由于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时间坐标”,又由于二十四节气完全对应于公历年月日的顺序数字,因此我们就能根据公历推算出每年的“霜降”是阳历几月几日,再进一步推算该年的“霜降”所在干支序列。 这样计算下来的结果让我感到惊讶——今年的“霜降至”正好是在立冬前一日,即十月十九日,这一天的“干支”分别是癸亥和甲子。
查看《乾象》中关于“甲子”的论述可知,甲为天干之首,子为地支之末,二者相配为“首尾相顾”之象,由此引申出“事业成功,功成名就”之意;再结合“霜降”有草木陨落、动物蛰伏的自然景观,以及“癸水”在秋冬两季“长流水”的特性,我们不难领会这段文字的含意:“霜降”节气,万物凋零,自然界呈现出萧瑟冷落的景象,但是水生植物却在这个季节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