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风什么生肖?
这个谜语的谜底应该是“羊”,原因如下: “西风”是一个西方传入中国的宗教称谓,指的是来自西方的佛教和基督教等信仰。而中国传统宗教里是没有“东风”或者“南风”的说法的,只有“西风”或者“北风”。如李白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就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说法;杜甫的诗《绝句》中也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些诗句里的“西”、“东”都是指代的方向,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物体。所以“西”对应的是“羊”这个动物。 还有一首流传很久的打油诗也可以说明问题——《咏鼠》(李田富)。这首诗是这么写的:“老鼠精明胜过龟,眼睛半睁晚上睡。天明偷偷往外爬,谁人见过它吃屎。”从这首诗里面可以看出,作者把“夜明”称为“白天”,即“明天”的意思;把“早起”说成“半夜”,也就是“天不明”或“天光早”的意思。这正符合十二生肖里的“羊”的特性:早上出洞吃草,下午回家睡觉。如果“夜明”是指“夜晚”的话,那么“早起”也应当是“早晨”之意,这和“羊”的特性就不符了。
另外,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计时,每个时辰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子时”,一个叫做“丑时”,如此循环下去。根据这种记载,“子午卯酉”这四个字分别都代表了十二个时辰的一半,也就是现在的“上午”和“下午”。如《汉书·高帝纪》中记载着刘邦打仗回来的时间“沛公军霸上,未得立尊号,而汉王之入秦也,与诸侯之约曰‘先入关者得蜀’,故汉王欲得蜀地……”这里的“入关”就是指进入关中地区,而“得蜀”就意味着拿下了现在四川的地方。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当时使用的就是干支计时法。 这种计时的方法会出现在大量的古籍之中,比如东汉张衡所著的《东京赋》里有这么一句——“凡二十有八宿,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其中“三十有六”就是说了一年里有三个六个的日子,而这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再往前推,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历书》也有类似说法——“三百六十六日,分为四百八十课……冬至加子而算,周而复始。”可见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计时方法。 而这种方法记录的时间刚好和“子午流注”的规律相符:“子”对应的是“肾”,“午”对应的是“心”,“卯”对应的是“肝”,“酉”对应的是“肺”,而“北”对应的就是“脾”。因为“脾”在五脏之中居中央位置,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因此被称为“中央土”。又因为“十干”之中除了“甲丙庚壬”四个阳干外,其余全是阴干,为“乙丁己辛癸”。这四组分别是两阳一阴,两阴一阳,所以又称“阴阳配合”。而“羊”正是地支第七位,对应的正是“丁未”两个字,正好是“阴阳配合”中的第二组。而“羊”对应的五行属性是“火”,恰好和“心中之火”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