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婚配谁写的?
我查了一下,这个生肖婚配的起源,实际上应该来自于汉代的《礼书》记载,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辰戌丑未四墓,亦谓之四阴;子午卯酉为四阳。故辰戌丑未四大阴,子午卯酉四大阳。阴阳相应,辰戌丑未之人当遇子午卯酉之四阳。” 这里其实只是提到了辰戌丑未、子午卯酉这几个地支,并没有提到十二生肖。但这句话里的“辰戌丑未”和“子午卯酉”正好分别对应了四个干支:辰戌丑未对应着戊己土,也就是阳土,子午卯酉对应着甲乙木,也就是阳木。所以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其实是: 五行之中木生火,而土中含有木(见下图)。所以这八个字的意思就变成了:火(或心)被土蕴藏(涵养)而力量无穷。
到了宋代,朱熹在注《周易本义》的时候引用了这句话并对之一语点评:“此五行相生,惟木独异者。” 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人们已经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解释“子午卯酉生人好色”的说法了。 不过这个时候这个理论还没有完善,因为五行之中金和水没有参与相生循环。于是到了明代,著名学者郎瑛在著作中补充了金生水,水生火的学说,完成了后来人们常说的“五行相生”的理论体系。而这个学说也被引入到生肖婚配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属相合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