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指什么生肖?

骆杨飞骆杨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宋朝杨万里《入蜀道中》中的诗句,描述的就是中国典型的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的景色。梅雨(May rain)又称为黄梅天、霉雨期或梅汛期。

每年6月中旬前后,太平洋上形成高压冷气团;同时,南半球的气旋活动频繁。6月下旬开始,有暖湿气流北进南下与冷空气在长江流域一带交会。此时恰逢江南梅子成熟之时,故而人们称之为“梅雨”。其实,从气象学角度来说,“梅雨”并不严格指某个季节,而是对某一区域里出现连续暴雨的统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夏季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每年的5月至6月,当来自我国西北地区的干燥冷空气与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在这里交汇时,就会形成阴雨绵绵的梅雨季。 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慢,各地自然气候又不像现在这样被统一定义为xxx季风气候或者xxx亚热带季风气候。很多自然灾害和气候现象没有准确的地理界定,都是古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模糊判断。这就给后来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比如我们研究历史文献中的“梅雨”现象,就需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古人所指的梅雨究竟是现在的梅雨还是别的什么气象景观?二是如果现在的梅雨与古代的梅雨指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可对比性?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梅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某段时间或季节所特有的天气现象。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情况下,某地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我们就可以说当地进入了“梅雨”季节。但问题是,随着大气环流的变动以及不同地形的影响,同一块区域在不同时期所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很可能属于不同的天气系统。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一古人所说的“梅雨”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梅雨”并不是同一回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我们应该将“梅雨”的概念进行一定的限定——仅限于讨论某一特定区域内多年以来形成的相对固定的雨季。这样的定义虽然过于严苛,但却能够最大程度地上溯到这个天气术语的可对比的历史。而在这个定义之下,我们才能比较从容地去观察和探讨这个特定的地域内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的选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