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映雪属什么生肖?
“孙康映雪”这个故事出自《晋书·车胤传》,原文如下: “(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里明确说了孙康是夏天的夜晚利用萤火虫的光来读书的。
又根据原著《晋书》中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来看,这件事应该发生在魏晋时期,具体年份无法确定。 我们查看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史就会发现,这段时期我国气温总体上是急剧下降的。 西汉末年,中原地区已经是“千里麦秀,六载金汤”;东汉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率军攻打乌桓时曾经大赞“冰天雪窖,人马皆轻裘暖帽”;曹丕篡汉的时候也是“寒风凄凄,飞雪飘飘”。 这也就是说在魏晋南北朝这一千年里,从孙康生活的东汉末年到他逝后的南朝宋元嘉年间,我国北方的冬季应该是越来越寒冷的。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孙康是北方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不可能像南朝时候的人那样“露顶洒巾,延宾把扇”,更可能像汉朝和三国时期那样“披絮戴褐,执烛挑灯”。
而夏天用萤火虫照明应该是北人多于南人,因为南方夏季夜间短促,而且多阴雨,不适合用萤火虫照明。 而一旦到了唐代,虽然气候仍然偏寒,但已经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极端了。杜牧的《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所处的时代比孙康晚了将近一千年,却描绘出了江南春日明媚的景象:杏花春雨,牧笛远烟。
同样是在唐朝,卢仝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也有“春衫犹是长安旧”的句子,说明这个时候北方的春季也已经较为温暖,适合穿春天的衣裳了。 再往下到宋朝,更加不一样了,中国处于小冰河期,但却是历史上经济最为繁华的时期之一。《水浒传》里有众多夏日燃灯、昼伏夜出的描写,说明即使是在炎热的中原地带,白天的时长也在慢慢增长。